健康生活

感謝媽媽傾聽陪伴 歐陽靖走出憂鬱

[adrotate banner="32"]

有動機,就一定能走出憂鬱!曾罹患憂鬱症六年的跑者/作家歐陽靖表示,在18年前因出現上述醫師提到的症狀而就醫,當確診為憂鬱症後,因當時社會對憂鬱症還未有正確認知,會被提醒不要說出去,要假裝沒這回事,或被誤解稱之為抗壓性不足的「草莓族」等,受到極大的輿論壓力及異樣眼光。

歐陽靖慶幸有媽媽持續的陪伴及傾聽,讓她產生安全感,也靠著自己強烈要康復的動機而走出憂鬱。她說運動是預防憂鬱症最有效的方式,她以自身的經驗,鼓勵現在身陷憂鬱情緒的朋友,千萬不要放棄,勇於求助相關資源,憂鬱症一定能治癒!提醒陪伴者保持耐心,患者最需要的就是值得信賴的對象。

根據董氏基金會今年針對18歲以上的民眾進行的調查發現,有11.1%民眾「有明顯憂鬱情緒,需尋求專業協助」,身邊「有」罹患精神疾病的親友者,佔23.0%,也就是將近每四人就有一人身邊有罹患精神疾病的親友,且「有明顯憂鬱情緒,需尋求專業協助」的比例,比身邊「沒有」親友罹患精神疾病者高,占17.4%。

董氏基金會董事、本身也是臺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系教授邱弘毅表示,今年世界健康日-「一起聊聊憂鬱症」是近十年來世界衛生組織首次以「情緒疾病」作為關注主題,從主題名稱可看出現代人對於憂鬱症仍有避而不談的傾向,或因不了解疾病甚至找尋不到適當的資源等而適時處理。

超過九成六民眾覺得心理健康重要,九成二覺得心理健康和身體健康一樣重要。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說明,董氏基金會今年以臺北市、新北市、桃園市、臺中市、臺南市及高雄市六都18歲以上民眾為調查對象,回收有效問卷2,244份,結果發現,72.8%受訪者「不知道」縣市設有社區心理衛生中心,有65.3%則「不知道」相關心理健康服務機構。受訪者覺得在台灣心理或精神疾病「有」被汙名化,佔53.2%;有62%受訪者「贊成/非常贊成」將心理或精神疾病去汙名化。

葉雅馨說,台灣目前設有22個社區心理衛生中心,超過300個民間心理健康相關團體,服務項目從初級預防教育、諮商輔導到醫療治療,建議民眾當遇到壓力事件,可透過現有的心理健康資源尋求協助,不要等到讓壓力或負面情緒變成疾病,將增添治療的難度及延長情緒對身心狀況所造成的影響。

中華民國諮商心理師公會全聯會發言人林萃芬分享,民眾最多因家庭或感情困擾而來諮商,其中大多不是人際關係不佳者,而是在人際互動中長期委屈壓抑、追求人際圓滿者。她強調情緒是身心健康的警報系統,當出現「我不快樂」、「睡不好」等訊號時應即時求助專業。

(畢翠絲/台北報導)

在愛中竭力追求真理,重視媒體對家庭及年輕人的影響。支持風向新聞,♡ 捐款連結:

http://lovecom.org/donate

喜歡這篇新聞嗎?分享給您的朋友吧!

好友人數

 

 

 

 

愛傳協會(02-2369-1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