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拒絕腸癌上身 端午粽子要這樣吃

[adrotate banner="32"]

端午節家家幾乎餐餐都有肉粽,但要怎麼樣吃才健康呢?國健署建議,肉粽內餡應以白肉取代紅肉,因紅肉屬於加工後的肉,吃多了恐提高大腸癌發生率。飲食應掌握「低油、低糖、低鹽及高纖」原則。預防大腸癌,50歲以上的民眾請定期做糞便潛血檢查。

大腸癌高居癌症榜首

台灣每年約有15,000人罹患大腸癌,5000人死於大腸癌。自民國95年以來已高居所有癌症發生人數榜首。研究指出,肥胖罹患大腸癌的風險比一般人高出1至2倍,且21%到25%的大腸癌可歸因於身體活動不足。國民健康署署長邱淑媞表示,降低罹患大腸癌風險,飲食和運動是關鍵之道,民眾在日常生活,就要保持規律的運動習慣,並且多吃蔬果青菜。

紅肉吃多增加大腸癌風險

世界衛生組織轄下國際癌症研究總署(IARC)於2015年10月宣布將加工肉品列為一級致癌物,並指出加工肉品及紅肉的攝取量增加了罹患大腸癌的風險,每天食用50克的加工肉品會增加18%罹患大腸癌的風險,每天食用100克的紅肉會增加17%罹患大腸癌的風險!傳統粽子的內餡,常見有火腿、臘肉與五花肉等加工肉和紅肉;為了身體健康,建議以白肉取代,並加纖維質的攝取,均衡飲食以利腸道健康。

50至74歲應定期腸癌篩檢

大腸癌在早期較無症狀,等到腸道有阻塞、便秘或出血到肉眼看得出來,通常已是中後期了。要早期發現大腸癌,必須靠定期接受篩檢。目前針對腸癌發生率較高50歲至74歲民眾,每2年可接受一次政府補助之免費大腸癌篩檢;另未滿50歲民眾如果有個人、家族息肉症或大腸癌病史,建議諮詢醫師意見,提前接受相關檢查。(張獻文/台北報導)


喜歡這篇新聞嗎?分享給您的朋友吧!

 

愛傳協會(02-2369-1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