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要聞

開錯刀!她每10分鐘跑一次廁所 醫揭保養膀胱「四要一不要」

[adrotate banner="32"]

陳小姐是間質性膀胱炎患者,做過重建術、打過玻尿酸,仍然有輕微漏尿問題;聽說「尿道懸吊術」可以處理,就倉促做了手術;不料術後反覆發炎,白天平均 5~10分鐘就要去一次洗手間,一天要上七八十次廁所,晚上要起床四、五次,完全沒有生活品質可言。

陳小姐持續七年求訪泌尿科名醫,狀況卻越來越糟,更有泌尿科醫師跟她說:「間質性膀胱炎是不治之症!」

收治陳小姐的前台灣婦產科醫學會理事長謝卿宏醫師表示,造成間質性膀胱炎患者痛苦的共同病因是膀胱壁的纖維化或硬化,導致膀胱的容積變小,尿量因而不多,所以會頻尿與夜尿。陳小姐後來進行手術治療、調整生活習慣 (隨時均勻喝水、忍小便)後,找回健康人生。

間質性膀胱炎    常被誤診為慢性膀胱炎

謝卿宏指出,因為膀胱壁纖維化,當膀胱內一有尿液,就會擴張拉扯到膀胱上皮的神經纖維末梢,於是恥骨後方或膀胱就會痛。由於患者多久治不癒,間質性膀胱炎常會被誤診為慢性膀胱炎,但尿液檢查大多是沒有感染,尿動力檢查會發現膀胱容量較小,有時甚至不到100cc 就有尿意感。

間質性膀胱炎的問題出在膀胱容量變小 ,只要讓膀胱可裝更多的尿治療就有效,但截至目前為止除了膀胱擴張外,其他外科治療都沒有效果。至於膀胱內灌注法,也無法有效增加膀胱的容積,因此不管是肝素、玻尿酸或其他藥物的灌注,除了有要重覆灌藥的麻煩與不適之外,也常徒勞無功;而肉毒桿菌注射不僅不能讓膀胱變大,更造成解尿困難!

「用口服藥來治療間質性膀胱炎,大多無法改善頻尿,也不能根本治療。」謝卿宏說。根據國際間質性膀胱炎基金會的統計,約有14%的間質性膀胱炎患者同時罹患膀胱過動症,若患者恰巧服用 Vesicare 這類治療膀胱過動症的藥物就會見效,此乃由於 Vesicare 也有增大膀胱容量的效果,所以是目前唯一能夠改善間質性膀胱炎的藥物。

謝卿宏提醒,間質性膀胱炎的治療以保守為宜,患者可先做膀胱的自我訓練:「均勻喝水」與「忍到尿急再上廁所」,或服用Vesicare 這種藥物。對於仍無法改善者,則以膀胱擴張為首選。膀胱擴大後,只要好好做膀胱訓練,膀胱就會變大,不僅每次解尿量會增加,解尿次數會減少,甚至膀胱痛也能改善,痊癒率可達80~90%以上。

謝卿宏表示,民眾都知道每天要喝足夠的水,但不能一口氣灌1000cc.的水下肚;民眾也都知道不要憋尿,卻不知道只要有尿意就跑廁所也是錯誤的。提醒民眾保養膀胱「四要一不要」:

保養膀胱的「四要一不要」

一、注重喝水與飲食

多喝水是保養膀胱的第一步,喝水的原則,就是隨時要均勻(平均)地慢慢喝,最好是每小時在100~200cc左右。飲食則要有足夠的營養,富含維生素A、B6和C的食物有益膀胱上皮,對膀胱有保護作用,所以,在台灣四季都可享用的柑橘、柚類或番茄,都是很好的選擇。除了水和水果之外,不建議飲用其他植物萃取的飲料或其相關製品(膠囊)。

二、適度憋尿

養成3、4個小時左右去解一次小便的習慣,千萬不要有事沒事就去上廁所,以避免膀胱因長期沒有充分擴大而萎縮變小;也不要過分憋尿,避免因為工作太忙而忘了去解小便或憋尿,容易引發膀胱炎或尿液逆流而傷及腎臟。

三、常做凱格爾運動

一般而言,最好每天做5、600次以上、甚至千次的骨盆底肌肉(或稱提肛肌)的收縮動作(像憋住大便或忍住屁的樣子),且每次都要持續收縮一兩秒鐘,才有助於保養膀胱功能。這個運動對於骨盆腔鬆弛與尿失禁和大便失禁,有良好的預防與治療效果。

四、有任何不適要去看醫師

正常人大約是2~3小時解一次小便,尿量常會在350~500cc 左右,並不會有頻尿、夜尿、解尿疼痛、灼熱、尿急,解尿也不必用力,不會尿不乾淨、解尿困難,也不會漏尿、血尿。如果出現上述的情況,可能是生殖泌尿道有問題,務必要去泌尿婦科尋求診治。

五、不要用力解尿

有些人解完小便後,仍然覺得膀胱內還有一些尿,不解不快,就順勢用力擠一下,其實這常是不必要的,因為任何人都有可能會有一些尿解不乾淨(稱為餘尿),餘尿在30cc以下都是正常,而且餘尿常會隨年齡而增加,所以一位7、80歲的婦女,餘尿即使是100cc,也在可以接受的範圍內。

女性的膀胱問題常不被認為是病,但遇到身體不適時,往往無法尋找到完整的健康知識。謝卿宏出版《泌尿婦科診治照護全書》一書,期待幫助女性朋友擁有良好生活品質,出門不必狂找廁所、晚上一夜安眠到天亮。

(記者畢翠絲/台北報導)

關注醫療新知、疾病治療等議題,人物深度報導與地方大小事。

記者畢翠絲本月收到贊助金額 NT$0,今年收到贊助總金額 NT$0
電子報追蹤訂閱人數:40,560。

鼓勵畢翠絲,告訴她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捐款支持記者畢翠絲

訂閱風向新聞記者電子報﹙畢翠絲﹚

喜歡這篇新聞嗎?分享給您的朋友吧!
愛傳協會(02-2369-1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