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要聞

悲傷跨年夜!只是發燒竟罹「癌王」 男子新年願望陪他長大

[adrotate banner="32"]

一名60歲陳先生,1年多前跨年夜因發燒就醫,意外發現胸部有顆7公分大的腫瘤,確診為晚期小細胞肺癌,是真正的「癌王」。不過,陳先生認真地接受化療和後續合併免疫治療,最大的心願就是「再多活3年,陪伴孫子長大。」

胰臟癌一直以來被稱作「癌中之王」,但肺癌專家認為,「小細胞肺癌」因發現多晚期、惡化快、易轉移、易復發等4大特點,患者五年存活率僅6%,低於胰臟癌的9%,是真正的癌王!期盼未來能透過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和免疫治療的適當幫助,突破防治僵局,挽留生機。

肺癌中的惡霸

台灣臨床腫瘤醫學會理事長賴俊良表示,肺癌早期症狀不明顯,包括:咳嗽、喉嚨沙啞、胸悶和喘氣等,都易被當作感冒或其他呼吸道疾病,未能及早就醫和正確診斷,導致逾6成患者發現時已是晚期。

台北醫學大學人體研究處人研長李岡遠醫師表示,肺癌的種類多,主要分為「小細胞肺癌」和「非小細胞肺癌」。其中,小細胞肺癌在台灣的占比約1成,五年存活率僅6%,比胰臟癌的9%更低,名符其實的「癌王」!

小細胞肺癌的凶惡原因,有4大特徵,包括:(一)發現得太晚,逾7成患者確診已是擴散期,且逾9成不適合手術;(二)癌細胞增生快,疾病惡化快;(三)易轉移,且近5成患者有腦轉移的現象;(四)復發機率高。

肺癌中的賈伯斯症

李岡遠醫師表示,大多數癌症如大腸癌和乳癌,屬於發生於表皮的上皮細胞癌,分化程度高,突變時易被免疫系統辨識,治療武器選擇多且有效。而小細胞肺癌類似「賈伯斯症」,屬於神經內分泌瘤,癌細胞特性宛如幹細胞,分裂速度快,對化療的反應率高,但也易產生抗藥性,多數患者在化療結束3個月左右就會復發,是一種連醫師都感到棘手的癌症。

台灣肺癌學會理事長陳育民醫師表示,近年肺癌治療已走向精準化和個人化醫療,非小細胞癌患者在醫藥快速進展之下,擁有多種化療、標靶藥物和免疫治療藥物的使用機會,並透過組合策略達到較佳的治療效果。即使是過去20年處於無新藥發展的小細胞肺癌,近年也隨著免疫治療日趨成熟,逐漸擺脫「沙漠癌症」狀態,期待癌友不要放棄希望。

化療併用免疫治療新趨勢

台大醫院雲林分院醫務秘書陳崇裕醫師表示,目前小細胞肺癌治療欠缺的是「長期控制的策略」。小細胞肺癌在過去20年僅有化療可用,一旦化療失效,患者將面臨無藥可用的窘境。幸好,近年免疫治療藥物的出現,開啟了小細胞肺癌的治療新契機,不僅能加強化療的治療效果,也可延長有效治療的時間,避免或延緩病症惡化。

研究顯示,小細胞肺癌患者接受傳統化療,近6成患者無法存活超過1年,但若合併免疫療法,約1/3患者存活可超過1年半。因此,無論是侷限型或擴散型小細胞肺癌,醫界普遍共識是化療和免疫療法併用,且免疫療法提早使用,以利病症獲得更好的控制。

「早期發現」是戰勝之道

「早期發現」永遠是戰勝癌症的王道!賴俊良醫師提醒,長期抽菸、有肺癌家族病史、經常暴露於石棉、多環芳烴或氡氣等環境,都是肺癌的高風險族群,建議定期做低劑量電腦斷層篩檢,以利及早揪出異狀和早期治療。

台灣癌症基金會副執行長蔡麗娟則表示,60%-70%的癌症是可以預防的,呼籲全民一起「練5功」,養成天天彩虹蔬果579、規律運動、良好體重控制、戒除菸酒和檳榔,以及定期篩檢的習慣,就能守護健康。(記者畢翠絲/台北報導)

關注醫療新知、疾病治療等議題,人物深度報導與地方大小事。

記者畢翠絲本月收到贊助金額 NT$0,今年收到贊助總金額 NT$0
電子報追蹤訂閱人數:40,560。

鼓勵畢翠絲,告訴她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捐款支持記者畢翠絲

訂閱風向新聞記者電子報﹙畢翠絲﹚

喜歡這篇新聞嗎?分享給您的朋友吧!

 

愛傳協會(02-2369-1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