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要聞

為什麼家長對性平教育失去信心?請教育部摸著良心自問

[adrotate banner="32"]

自由主義者曾說:「我並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是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如今,世人看到的卻並非如此。凡是非贊同我意見者,一律貼上「落伍、歧視、恐同、迫害」的標籤。別認為這只出現在日常裡,而是連教導價值觀的教科書,也充斥滿滿類似的負面詞彙。

關心性平教育的一名家長魏勤日前投書《蘋果日報》時感嘆,強調「思辨能力」的教育改革,原期待學子從填鴨式教育轉變成擁有多元觀點的人,原意是好的。但不知為何,唯獨「性平教育」反其道而行,只能照單全收、不能有異議,不然就是「歧視」,甚至一張紙筆測驗就要貼上「恐同者」的標籤。這真是台灣教育要的「思辨」嗎?

魏勤表示,家長不贊成「性別光譜」,就是反對整個「性平教育」、「性教育」,這個教育邏輯讓家長感到困惑與憤怒,進而對國家教育方向產生質疑。然而,教育部門並未對質疑提出具體回應,仍執著在空洞的「尊重不同性別、性傾向」中打轉,用華麗的文字包裝再解釋。

魏勤強調,家長要的不是天上飛的意識型態,而是真實告訴家長,這些教材適合在生長激素與荷爾蒙分泌仍不穩定的兒少時期教授嗎?家長們想要知道的是為什麼幼稚園閱讀「為什麼你有兩個爸爸?」順道解釋人工代孕;小學三年級有老師教授使用「保險套」;小學五年級課本裡的「靈魂裝錯身體」;過去小六男女混合分組討論「自慰」的學習單(現在是國一健體課本教授);國中的「性別是彈性的」甚至比喻成「咖啡豆與奶的比例」……等等內容。

但教育部總是避重就輕地帶過了家長質疑的部份。

魏勤指出,過去家長們尚未發現兩性教育變質之前,教育部未做好把關,讓推廣性解放的團體進入國中小、高中校園裡授課,更有在國中小放映輔導級性探索影片等事,讓孩子被怪謬的教育洗禮,家長卻投訴無門。而這些團體仍以「專家」身份,大刺刺坐各級機構性平委員會擔任委員,怎能叫家長放心?

他大膽問教育部:「挹注大量資金在性別主流政策,摸著良心自問是對的嗎?」國民教育的健康教育師資嚴重不足、學子的性健康無人保護,相較下卻有6所性別研究所培育性平專家,教導各類型的性關係;男女廁所設置比例1:5做不到,那為心理性別認同者設置的友善廁所卻會如春筍雨後冒出?

最後他懇求拜託政府,做做讓家長放心把孩子送到學校、可以努力工作拼經濟的好事吧!(李蘋/綜合報導)

在愛中竭力追求真理,重視媒體對家庭及年輕人的影響。支持風向新聞,♡ 捐款連結:

http://lovecom.org/donate

喜歡這篇新聞嗎?分享給您的朋友吧!

好友人數

 

愛傳協會(02-2369-1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