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兒少罹患脂肪肝 28%來自基因變異

[adrotate banner="32"]

肥胖兒少發生脂肪肝的關鍵成因找到了!眾所周知肥胖和脂肪肝有高相關,但如果「肥胖」是脂肪肝唯一成因,國內肥胖兒少為何只有約20%罹患脂肪肝?亞東醫院小兒科醫師林裕誠與台大兒童醫院教授倪衍玄共同合作研究發現,小兒脂肪肝不只是肥胖造成,還與基因有關,6至18歲兒少若有IRGM基因變異,得到脂肪肝風險是一般人2倍,這項重大研究意義,在於未來可提供小兒脂肪肝的正確治療方向。

台灣有高達28%的肥胖兒童,因IRGM基因變異而罹患脂肪肝。林裕誠在臨床上觀察,許多同樣肥胖程度的兒童青少年,也只有一部分人患有脂肪肝,因此推斷除了肥胖以外,小兒脂肪肝應有其他成因。於是他推論最重要的因素,可能是遺傳基因變異與環境之間的交互影響,於是自多年前開始研究遺傳基因對於肥胖兒童脂肪肝的影響。

亞東醫院小兒科醫師林裕誠表示,目前尚無有效可以消除脂肪肝的藥物,平日應避免久坐不動。(圖片提供:亞東醫院)

小兒脂肪肝對孩子肝臟有長遠影響

林裕誠說明,在這次研究中發現,脂肪肝與位於人類第5對染色體上的IRGM基因有關。IRGM蛋白是調控細胞自噬作用(autophagy)的重要啟動因子,而自噬作用如同細胞清道夫的功能,可以消化掉過多的細胞內脂肪堆積,所以肝臟細胞自噬作用活性降低會導致脂肪肝病變。研究團隊進一步經由細胞培養實驗證實,減少IRGM蛋白表現量會減少自噬作用活性,因而增加肝臟細胞內的脂肪堆積;反之,如果增加IRGM蛋白表現量會增加自噬作用活性,因而減少肝臟細胞內的脂肪堆積。因此,這項研究未來對小兒脂肪肝的正確治療,有重要的意義。

如果超過5%的肝臟細胞有過度脂肪堆積,就患有脂肪肝。當人體攝取過多脂肪,剩餘脂肪會儲存在皮下皮膚,一旦脂肪堆積過多,就會轉至肝臟細胞內部存積,這就是脂肪肝的由來。可怕的是,肝臟脂肪過多,會破壞細胞,引起肝臟發炎,影響肝臟代謝毒素功能。另外,過多的肝臟脂肪堆積會導致胰島素阻抗、胰島素無法被利用,也將增加罹患高血壓、高血脂及高血糖等代謝症候群與心血管疾病機會。

遠離脂肪肝 避免久坐不動

小兒脂肪肝可能對孩子肝臟有長遠的影響;找出IRGM基因變異的意義在於:揭開小兒脂肪肝除了肥胖因素之外的關鍵成因,提供小兒脂肪肝的正確治療方向。

林裕誠提醒,目前尚無有效可以消除脂肪肝的藥物,平日應避免久坐不動,每天做60分鐘(可分次)的中等強度以上運動、攝取足量蔬果、少喝珍珠奶茶等含糖飲料等,尤其是果糖飲品,才是遠離脂肪肝的最佳治療方式。(畢翠絲/綜合報導)


喜歡這篇新聞嗎?分享給您的朋友吧!

 

愛傳協會(02-2369-1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