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變天了! 高血脂患者當「心」潛藏危機

[adrotate banner="32"]

根據國健署統計,國內每18分鐘就有一人因心血管疾病死亡,心血管及腦血管疾病,包含冠狀動脈疾病、急性心肌梗塞和缺血性腦中風等,也是國人的主要死亡原因。然而,多數人知道預防心血管疾病要控制三高,卻常忽視其中高血脂的控制。今天七大學會共同發表「台灣高風險病人血脂異常臨床治療新指引」,將低密度膽固醇的標準再調高,呼籲民眾定期檢測,早發現才可預防日後血管病變。

「三高」患者罹患心血管疾病風險大

依據2007年於國健署的調查發現,「三高」高血壓、高血糖及高血脂的患者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較沒有「三高」的患者分別高出近1.9、1.5和1.8倍。中華民國血脂及動脈硬化學會理事長葉宏一指出,高脂血症檢測包含血液中三酸甘油脂、總膽固醇、高密度膽固醇與低密度膽固醇,尤其是對低密度膽固醇對冠狀動脈疾病、急性心肌梗塞等病人要特別注意。

4_meitu_1
冠狀動脈疾病、急性心肌梗塞等病人,要特別注意低密度膽固醇指數。(圖片提供:禾唯公關)

低密度膽固醇易造成血管管壁病變

葉宏一表示,低密度膽固醇會產生動脈固狀硬化,造成血管管壁病變,如果發生在心臟就容易造成心肌梗塞、發生在腦就會造成腦中風、發生在腳就會有周邊血管病變。現在已有研究證實,每下降40%的低密度膽固醇,就可減少22%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

2_meitu_4
研究證實,每下降40%的低密度膽固醇,就可減少22%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圖片提供:禾唯公關)

包含中華民國血脂及動脈硬化學會、中華民國心臟學會、台灣介入性心臟血管醫學會以及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等七大學會,今天共同發表「台灣高風險病人血脂異常臨床治療新指引」,針對低密度膽固醇標準再修嚴格,提早發現,並及早介入治療。希望透過血脂治療指引的發布,可提高高風險病人高脂血症的控制率,同時改善這些病人的臨床結果,避免心血管腦血管疾病的發生。

6_meitu_1
中華民國血脂及動脈硬化等七大學會,今天共同發表「台灣高風險病人血脂異常臨床治療新指引」。(圖片提供:禾唯公關)

外食族人口達330萬人 飲食均衡要加強

隨著國人飲食西化,天天外食族人口高達330萬人,經常攝取高油、高鹽、高糖的食物,長期下來容易發生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壓等風險。患者需經由控制飲食均衡,避免攝取過量的動物性脂肪,維持低油、低鹽、低糖的原則,血脂、血糖、血壓也能控制得宜。

1_meitu_1
醫師建議,控制高血脂可透過運動、飲食或是藥物。(圖片提供:禾唯公關)

葉宏一建議,控制高血脂可透過運動、飲食或是藥物。「運動可以降低三高,減少三酸甘油脂,提高好膽固醇,減少心血管疾病發生。」每天運動30分鐘、減少外食,以及多吃蔬果,並每年至少一次定期檢測高脂血症,如發現異常可與醫師討論是否需要藥物介入治療。(畢翠絲/綜合報導)


喜歡這篇新聞嗎?分享給您的朋友吧!

 

 

 

愛傳協會風向新聞(02-2369-1336 Kairos.News 2015 年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