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反毒/一人吸毒一家全毀!有「盼望」才能脫離毒海

[adrotate banner="32"]

吸毒成癮的人生幾乎無藥可救,一般勒戒所提供的只有強制隔離的環境,但成癮者的「心癮」根本無法解決。齊明,現任輔大生命倫理中心研究員,過去曾在財團法人基督教晨曦會輔導中心服務。他當時主要的工作,就是從很多上門尋求戒毒的人當中,找出真正想戒毒的人。

「坦白 」不想再繼續下去是最好的動機

要怎麼找出想戒毒的人?齊明說,用聊天的方式,「聊背景、過去,聊為什麼願意戒毒。」他聽過許多不同戒毒的動機,「每個人都不一樣,有人是不想再這樣下去了,不想要人生永遠這樣。」齊明強調,「這是最好的動機,最完美的動機是這樣。」他還聽過「有點糟的」動機,「我無路可去了,就來戒毒看看,至少有地方可以住、可以吃;還有家人逼我來的,因為我沒錢就跟家人要,他們說我不去戒毒不給我錢。」

還可以透過他和家人的互動觀察動機,因為前來尋求戒毒的人通常都會有家人陪同,「聊天的內容、為什麼去吸毒,從這個過程就可以判斷他們現在的動機是什麼。」晨曦會的立場是希望接收第一種動機的人,也就是他不想再這樣下去的動機,「因為第一種他有盼望,他只是不知道盼望在哪,這種人是最容易戒毒一種人。」

他回想起過去的一位個案,是一個年輕小夥子,心中的夢想是往金融界發展,「但他一直擺脫不掉毒品,後來弄到公司把他開除,學校也念不完、休學,」但他對這個金融操作、商品非常有興趣,我就跟他聊。「他講到那裡,你從眼光、眼神看到他發光,想要自我實現。他不想再陷在裡面、被公司開除、跟家人鬧翻、把家裡東西拿出去賣。」

那位年輕人告訴齊明,他曾經把父親收藏的洋酒拿去偷偷轉賣掉。因為那洋酒收在箱子內,過了1個多月他父親把箱子打開想拿酒喝,卻發現酒都不見了,只剩下一瓶。結果他父親把那瓶酒打開倒出來一喝,「唉唷,怎麼那麼難喝?」才知道原來他偷喝了一半,怕被父親發現就拿水灌進去。

他父親當場打他、罵他,那年他20歲。因為自知理虧,他站定被打,整個人被打趴到地上,全身都傷,他母親拉不動他父親,只好坐在旁邊地上大哭。從那天起,他父親徹底看不起他,正眼不瞧他一眼。

吸毒摧毀家庭關係

家裡開始過著另一種截然不同的生活。他母親就說,下班回到家,皮包放在桌上,隔天一看就突然少了2、3千塊,「我要怎麼守?難道要在家裝保險箱嗎?」他父親每天看到他,吃飯時就罵他,「滾一邊去啦!你還會餓喔!你還是人喔!我白生你白養你了,早知道小時候就把你掐死,養這麼大結果你今天是這個樣子!」20歲的年輕人,遭到家裡這樣對待,還有自尊嗎?但他還活著。

父親跟他同桌吃飯都不講話,吃完之後,起身順口罵他一句「廢物。」他每天過著不知所云的日子,睡到下午起床,反正沒工作,出門想買菸,還要跟他母親伸手,只拿到兩百元。母親把家裡值錢的東西都存在保險箱,放在銀行裡,「知道早晚都會被偷,身上都不敢超過一千塊。」

母親自己描述在家裡提心吊膽的日子,「皮包裡絕對不超過1千塊,如果超過,當我下班回家換衣服的時候,就會把皮包裡多的錢捲起來塞在枕頭底下,第二天上班再拿出來放皮包裡。」有一次塞在枕頭底下忘了拿,出去外面上班搭計程車,到了公司門口哎呀一堆零錢,還和司機講「不好意思,等等上去跟同事借錢。」

生活緊張 「不知哪天兒子就死了?」

一個人吸毒成癮,影響整個家庭生活,非常緊張、破碎。齊明說,「全家都繃緊的,回到家裡大家心裡都不安。媽媽都隨時準備等警察打電話過來,也做好心理準備警察上門,他跟爸爸心裡都做好準備了,哪天兒子在外面死了,被殺、被砍、自殺,那我們就去認屍吧。或者,有天警察敲門,問到某某某住這裡嗎?」

他們不知道未來哪天會出事,「對他們來講,每天活在緊張裡面。」齊明說,他們一家人住在大樓,「底下只要有人按電鈴,就要接,看是誰。」幾乎每次他們接起電話,心裡就想,「會是這一次嗎?會是今天嗎?」這種日子很痛苦,不是想像的這麼輕鬆,「一個人吸毒成癮,害了多少人?」

這位年輕人對金融很有興趣,於是齊明就問他有沒有考到金融執照?他說有考到一些,但分析師還沒考,「後來大學也念不下去、補習去幾堂也沒去,最後到金融公司內做基本的營業員,但做一個半月就不行了,公司就把他開除。」談到最後,那位年輕人說,真的不想繼續下去,「所以我問他,未來想要做什麼?想要成就什麼?如果你告訴我想要當總統,那不可能,代表你吸毒到吸過頭了。如果想告訴我,想當營業員、金融操作,這樣我就相信了。」齊明會多問一些,看他願不願意坦白,而年輕人都老實承認。再觀察他的臉色,有人會哭,講講會哭,悔恨交加、自責,「這些講完就知道這人能不能收了。」(馮紹恩/台北報導)


喜歡這篇新聞嗎?分享給您的朋友吧!

 

愛傳協會(02-2369-1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