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吸毒年齡下降到小五生 兒盟:兒少吸毒5成缺乏家庭溫暖

[adrotate banner="32"]

近年來不少藝人被抓到吸毒因而自毀前程,但這不只是發生在演藝圈而已,而是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從教育部及衛福部的統計資料可發現,兒少濫用管制藥品的問題從高中、國中迅速蔓延到國小生,戒毒臨床案例甚至已出現小五生,可以想像校園毒品的嚴重性程度。

K他命最受學生青睞 參加趴踢也有可能誤食

根據兒福聯盟今(3)日針對兒少管制藥品認知調查顯示,約有二成三的受訪兒少會想要嚐試毒品,其中一成的人知道取得管道。成癮科學會秘書長洪嘉均表示,被列管為三級毒品的K他命因價格廉價及取得管道方便,如網路及同儕,最容易被濫用。

K他命形式多元,兒少易誤食。(照片翻攝businessinsider)
K他命形式多元,兒少易誤食。(照片翻攝businessinsider)

洪嘉均也提到,少部份學生因為參加友人派對而不小心誤食的狀況也發生過。由於K他命的包裝相當吸睛,使人難以聯想到毒品而不小心吸食。因此,有些學生是在驗尿時才發現自己「中標」了。由於K他命的戒斷性症狀不像其他一級毒品的感受較為強烈,頂多是感到焦慮、煩燥等主觀感覺。也因此,多數人發現陷入毒品深淵時,已是需要進入勒戒階段了。

想嚐試毒品 因為家庭沒溫暖

兒福聯盟進一步調究兒少欲嚐試毒品的動機發現「遭遇挫折」及「覺得家庭沒溫暖」佔了五成,顯示觸碰毒品的兒少,多數與家庭情感支持力不足、或是成長環境多責罰少鼓勵有關,另外三成的兒少則是因為「好奇心」而接觸毒品。

洪嘉均強調,接觸毒品的成因不一定只有一種。但她不諱言表示「成長環境」的確相當重要,這跟孩子與父母、同儕關係有關,特別是「心理素質」容易影響兒少接觸毒品,她認為:「如果沒有發展出排解負面情緒、壓力及挫折的方法,孩子就容易尋找一種快速讓情緒轉換的媒介。」

渴望自我認同 產生同儕模仿效應

她進一步說明,成長階段的兒少也會尋求同儕的反應來肯定「自我認同」,所以會刻意仿效或跟隨同儕的行為模式。也因此,校園毒品淪陷的程度會如此之高,是因為學生是一群同儕的影響力。

父母身教很重要 勿在孩子面前喝酒吸菸吃檳榔

另一項值得留意的數據是,約有超過五成的兒少有抽菸及喝酒的經驗。為何菸酒檳榔與吸毒會有關?聯合醫院松德院區一般精神科醫生林式穀提到「閘門理論」時表示,多數人通常是先接觸合法入門的成癮物質如菸酒檳榔,之後才進一步接觸不合法的藥物及毒品。

因此,若父母或家庭成員在小孩面有喝酒、吸菸及嚼檳榔的行為時,等於就是創造一個進入潛在成癮的環境。因此兒福聯盟執行秘書黃韻璇建議,未成年女子的父母在小孩面前還是要以身作則。

戒毒仍需回到心理層面 重塑價值觀

洪嘉均舉例說明,其實多數人也曾喝酒抽菸過,但很少有人因此成為成癮者,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們的自我認同感並非建立在菸酒上。」她表示,除了物理藥物治療外,輔導更著重在重塑兒少的價值觀及處理挫折能力的心理治療,讓他們從他處發展出自我肯定的成就感。

成長階段的兒少,其人際關係是影響戒除毒癮的主要關鍵。洪嘉均相當認同家長必須成為成癮兒少的共同治療者:「我們希望父母能多觀察及陪伴孩子,他們在戒毒中心只有一段時間,回歸家庭後才是真正的開始。」(謝婷婷/台北報導)

兒福聯盟今舉辦兒少用藥接調查觸風險記者會,現場邀請專家出席討論,由左至右為成癮科學會洪嘉均、精神科醫師林式穀、兒福聯盟執行秘書黃韻璇。(謝婷婷攝)
兒福聯盟今舉辦兒少用藥接調查觸風險記者會,現場邀請專家出席討論,由左至右為成癮科學會洪嘉均、精神科醫師林式穀、兒福聯盟執行秘書黃韻璇。(謝婷婷攝)

喜歡這篇新聞嗎?分享給您的朋友吧!

 

愛傳協會(02-2369-1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