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要聞

心情煩躁、不耐煩 別跟躁鬱症畫上等號

[adrotate banner="32"]

全台灣有將近七十萬人飽受躁鬱症之苦!一些上班族常把「我今天很躁鬱」掛在嘴邊,似乎把煩躁、不耐煩跟躁鬱症畫上等號。聯合醫院松德院區社區精神科主治醫師張祺康表示,躁鬱症是一種慢性病,患者在青年期發病後會出現情緒經歷狂躁的時期以及憂鬱的時期,這種在天平的兩極擺盪的狀況英語形容叫作「雙極症(bipolar disorder)」。

根據美國《精神醫學診斷和統計手冊》第五版(DSM 5)中的說明,躁期的症狀是持續一週以上以情緒躁動與高亢為主要表現的疾病,主要病徵:情緒高昂易怒、易激動、目的取向活動和高風險享樂活動增加(性、金錢活動增加)、睡眠的需求減少、多話、注意力不集中、自尊膨脹、思考飛躍。

鬱期指的是持續二星期以上的低落情緒、失去興趣、睡眠失調、食慾改變、疲勞或失去活力、思考講話速度變慢、專注力下降、無用感及罪惡感、自殺意念等。

張祺康指出,躁鬱症患者常常處在情緒的交互蹲跳中,而情緒會明顯影響生活,需要固定服藥才可穩定病情,即使處在相對穩定的狀態,有些患者也常常會因為擔心壓力會影響發病而無法接受一些生活上的挑戰。

另有些患者常常會為了追求人生的自我實現,而不斷讓自己反覆處在讓自己容易發病的環境中,常見的人生關卡,對於患者來說都有可能是過不去的一道鴻溝。

張祺康提醒,若自己或身旁家人正處於躁鬱的幽谷中,務必遵照醫囑按時服藥,還需更進一步了解自己,並不斷摸索,才能和自己的疾病和解。

(畢翠絲/台北報導)

在愛中竭力追求真理,重視媒體對家庭及年輕人的影響。支持風向新聞,♡ 捐款連結:

http://lovecom.org/donate

喜歡這篇新聞嗎?分享給您的朋友吧!

 

 

 

愛傳協會(02-2369-1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