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見廣場要聞

《讀者投稿》勿因捐精生子 讓母愛蒙塵

[adrotate banner="32"]

「母愛」是母親對子女的關心和愛護,是無私、偉大,是這個世界上最溫柔的力量。但是若將「我想要孩子」的私心,堂而皇之冠上「母愛」之名,是完全褻瀆扭曲了「母愛」

台灣有一名女子因婚姻破局,但又「一直想有孩子」,所以找學弟借精生子。她說雖然沒有老公,但是她有家人滿滿的愛。孩子出生時,她感受到「從未有過的一股母愛」。現在孩子已經2歲,她不後悔自己的選擇。有人讚嘆她,說「孩子需要滿滿的愛,這份愛並不拘束在一定要各一個爸爸跟媽媽。」(原文請見註1)

在墨爾本的Aminah Hart因產下的兩個孩子夭折而與丈夫離婚。單身的她為了填補失去孩子的空虛而找上精子銀行,成功生下一個健康的女兒。(原文請見註2)

以上二案例都徹底顛覆了我們對母愛的認知:將「我想要」先於孩子的福祉。

這些單身女子因接受捐精生子而沾沾自喜之時,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她們忽視了被生下孩子的感受。Millie Fontana 是接受捐精生子產生的同二代。「成長時我問我綠色眼珠是及個性特徵及才能來自哪裡呢?我的兩個媽媽也沒有這些特徵,答案顯而易見是來自我父親(捐贈者)……11 歲見到父親,大概是我唯一讓我覺得安全的時刻……不是因為我經常幻想擁有父親,而是我可以面對我是誰,我能面對那個同樣要為我的存在而負責的人,我能夠在這個人身上肯定自己的身份」。「爸爸媽媽這是小孩的基本權利,不應由少數人改變家庭的結構。」另一捐精後代Adams說, 「捐精後代就像實驗室的白老鼠。雖然有人認為有愛就夠了,但大眾可以從我的案例中看出,愛並不能克服一切。」(原文請見註2)

接受捐精生子的單身母親也不好受。一位不願具名的紐約律師用匿名捐贈的精子生下8歲的小兒子。 律師說:「不知道父親是誰,是小兒子及我都必須背負的心理負擔。」 「我深夜常想起它,但我不會為這道歉。」來自美國洛杉磯Becky Eiserloh堅持使用來自匿名捐贈者的精子。 「我不想要知道一個可能會拒絕我的孩子的人,所以我用匿名者的精子。我會告訴我的女兒捐精者給了我一份生命的禮物,但如果她堅持想知道她的父親是誰,我不知道我該怎麼辦。」

兒童發展專家說,還需要幾年的時間才能對單身母親之捐精後代的健康及整體表現作出判斷。 但已有研究發現,單身母親的孩子有較高比例出現情緒和學習問題。懇請想要考慮接受捐精生子的單身女子,多想想孩子面對的茫然及恐懼。請別以「母愛」之名,綁架了孩子的幸福及未來。

註1:http://www.dailymail.co.uk/news/article-3507193/Aminah-Hart-tracked-fell-love-anonymous-sperm-donor-Scott-Andersen-marries-stunning-beachside-wedding-daughter-Leila-flower-girl.html

註2:http://www.lifenews.com/2013/08/04/woman-deals-with-shock-pain-after-learning-her-father-was-a-sperm-donor/

 

(作者/潘紫燕/曾任小學教師)
以上言論,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在愛中竭力追求真理,重視媒體對家庭及年輕人的影響。

支持風向新聞,♡ 捐款連結:

http://lovecom.org/donate

喜歡這篇新聞嗎?分享給您的朋友吧!

好友人數

 

愛傳協會(02-2369-1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