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要聞

半數以上身障者曾遭職場霸凌 伊甸:需要社會更多包容

[adrotate banner="32"]

伊甸基金會日前發佈身心障礙者「自立生活及幸福滿意度」調查結果,發現身心障礙者在重返社會、自立生活的路上,仍有重重阻礙;除了硬體設備的不足外,環境氛圍與社會大眾的心態,仍有改善空間。

伊甸副執行長林文賓指出,從調查結果來看,缺乏選擇的機會,社交與人際關係被冷漠對待,以及職場霸凌是目前身心障礙朋友在自立生活上所遇到最大的挑戰。因此伊甸基金會,針對全台18至64歲的身心障礙者,進行自立生活及幸福滿意度調查。根據調查,76.8%的受訪者感到「缺乏選擇的機會」,無法掌握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只能被迫向現實妥協,另外有58.9%的受訪者,在人際關係與社交生活上,因為本身障礙的關係,遭受挫折與誤會,65.3%的受訪者,曾在職場上遭受冷漠、嘲笑、既有成見等職場霸凌事件。

伊甸基金會邀請到三位身心障礙朋友分享自身經驗。31歲、中度智能障礙的冠輝,透過就業服務與職場友善環境的支持,目前穩定就業,而今年4月台北市勞動力重建運用處,也邀請冠輝分享自身就業經驗。50歲的阿菊,十年前因中風、車禍傷及腦部的關係,導致右半邊癱瘓,並喪失部分口語能力,在家足不出戶數年;直到四年前社工介入開始關懷,導入居家復健資源,在社工的邀請下,加入身心障礙同儕社團,藉此找回自信。

聽障畫家吳宜芳(左)的油畫作品,已有許多參展、獲獎經驗。(伊甸基金會提供)

另外,37歲的宜芳,目前在伊甸萬芳啟能中心接受日間照顧服務。小時候因新生兒核黃疸疾病影響,導致聽力及口語能力受損,不過她並沒有放棄自我,在家庭與機構的關懷支持下,持續精進藝術創作技巧,現在,她的油畫作品已有多次參展經驗,並獲獎,讓宜芳與世界多了一種溝通的方式。

林文賓認為,自立生活是身心障礙朋友重返社會,以及實現自我價值的根本;從生活自理能力的訓練、技能陶冶,甚至到就業服務,與社會參與等,所需要的不只是社工、家庭或機構等第一線人員的服務,更需要社會大眾及環境給予包容及支持。在台灣的現實中,不論是硬體設施,或是整體環境,種種跡象仍顯示還有很多的改善空間,幫助身心障礙朋友重返社會、自立生活,需要從你我做起。(謝以慈/綜合報導)

在愛中竭力追求真理,重視媒體對家庭及年輕人的影響。

支持風向新聞,♡ 捐款連結:

http://lovecom.org/donate

喜歡這篇新聞嗎?分享給您的朋友吧!

好友人數

 

愛傳協會(02-2369-1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