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藝術家查「顏」觀「色」 台灣文化美色盡現

[adrotate banner="32"]

相同的色彩,卻可能擁有不同的意涵!國立臺灣博物館南門園區即日起展出「顏色的基因—色彩與文化特展」,由三位藝術家,善於利用數位科技轉化「不可見為可見」的張博智、連結地方與童話的陳怡潔、致力紀實攝影的陳若軒,揭露物質色彩背後潛藏的文化因子。

以婚姻儀禮為例,從臺灣早期偏好「紅貢貢.金爍爍」的傳統婚禮,對照受西化影響被大量採用的白色婚嫁色彩,帶出早期被視為禁忌的白色,在文化的融合中,轉化為聖潔的象徵。

臺灣博物館-顏色的基因特展適合親子共賞。(圖片來源:台灣博物館)
臺灣博物館-顏色的基因特展適合親子共賞。(圖片來源:台灣博物館)

善於利用數位科技的張博智這次以基因串及波浪的視覺去呈現顏色,打造一組多媒體互動裝置,採集觀眾的衣著顏色,進行比對後累積成顏色(基因)資料庫,從觀眾自身看到當下流行的台灣顏色。

台灣博物館-顏色的基因特展展區。(圖片來源:台灣博物館)
台灣博物館-顏色的基因特展展區。(圖片來源:台灣博物館)

相較造型和符號,顏色在人的記憶裡能保存較久,擁有連結歷史的可能性。藝術家陳怡潔以鹿港的「紅色物件」為切入點,將2016年的鹿港與安徒生的童話《紅舞鞋》,兩個乍看沒有關聯的文化象徵結合,邀請觀眾一同想像,穿上紅舞鞋不得停歇的女主角若到了今日的鹿港,將會邁開怎樣的步伐。

陳若軒在《釆釆眾光》作品中,以光繪手法創作,攝影及訪談的方式呈現系列作品,探討外籍配偶定居台灣的心理,以他們幾十年來留下的物件為素材,進行攝影收集。

文化部許秋煌常務次長表示,這場展覽可以帶給台灣社會新的認知與感官體驗,其實顏色與我們的生活、思維都有密切相關,若將顏色重疊起來,在背後表現的文化現象可以更加豐富。(張國樑/台北報導)


喜歡這篇新聞嗎?分享給您的朋友吧!

 

愛傳協會(02-2369-1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