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素樸之美 訴說台灣茶器文化

[adrotate banner="32"]

圖片來源: 聯經出版社

摘錄/《台灣人文茶器》

清朝中葉,由於陳曼生等文士先賢的投入,宜興壺終能脫胎換骨,從單純的工藝躍升到藝術創作的層次。台灣現代茶器也由於文人的參與或人文思考的注入,運用不同的媒材傳達、彰顯個人的文士趣味,作品且更具原創性、內涵、美感與實驗精神,因此能在短短二十年間迅速崛起而大放異彩,並閃耀國際舞台,成為一股不可小覷的力量。

融合了藝術美感、人文思維與歷史情懷的台灣各式茶器,二十年來在全球市場上的收藏價值與日俱增,為台灣在茶的世界中開疆拓土,令人刮目相看。

台灣岩礦與岩砂
歷經一九九九年震驚全球的九二一大地震後,源於陶藝家對大地反撲的省思,而將台灣常見岩礦如綠泥石、頁岩、鞍山岩、蛇紋石、貝化石、磁鐵礦、梨皮石、麥飯石等,依不同比例研磨入陶所成就的「台灣岩礦壺」,堪稱當時本土壺的最佳代表。我也為此深受感動,於是背起相機、拾起畫筆,從岩礦的取得、改變水質的功能、沖泡茶品優劣比較、不同陶藝家的材質表現、造型各異的變化等,不斷深入採訪,十多年來報導持續見諸報刊,也建立了台灣岩礦壺在兩岸一定的地位與分量。

游正民的岩礦(左)以豪邁見長、吳錦都的岩砂(右)表現較為婉約。
游正民的岩礦(左)以豪邁見長、吳錦都的岩砂(右)表現較為婉約。

只是近年來由於岩礦壺太紅,因而亂象頻傳:有恃寵而驕、自我膨脹而漫天開價者;有東施效顰卻錯將粗糙當粗獷者;還有隨意取得礦石、未經試煉就標榜「岩礦」旗號借殼上市者;不僅在市場造成紊亂,也深深困擾了許多默默耕耘的岩礦作者與收藏家。因此岩礦壺的原創者之一、長年隱居在南投鹿谷的鄧丁壽,於多年前毅然將所教導的弟子:包括古帛、古天、古心、古金、古生、古成等從鹿谷茶農蛻變重生的陶藝家的作品統一更名為「岩砂壺」。岩礦家族從此南北分家,北部由三古默農在台北永康商圈開設多年的「三古手感坊」繼續高舉「岩礦壺」大旗,帶領並用心經營師兄弟或師姪輩如廖明亮、杜文聰、葉樺洋、吳孟純、廖鳳玨等人的壺藝創作。

三古默農的岩礦壺(左)與鄧丁壽的岩砂壺(右/江德全藏)明顯有著粗獷與細緻的區別。
三古默農的岩礦壺(左)與鄧丁壽的岩砂壺(右/江德全藏)明顯有著粗獷與細緻的區別。

更名為岩砂,鄧丁壽還有另一個理由。他說長久以來,岩礦壺始終帶給茶人「粗獷有餘、細緻不足」的印象,因此他決定從壺的外觀開始改變,以砂質的細膩取代礦石的顆粒,以柔和的紋路線條替代稜角分明的肌理,燒造為「兼具岩礦的張力與紫砂的細緻」的壺藝作品。

鄧丁壽創作的1000CC大型岩砂提梁壺「繁華煙飛」。
鄧丁壽創作的1000CC大型岩砂提梁壺「繁華煙飛」。

其實就長期觀察台灣壺藝發展的眼光來看,岩礦或岩砂本一家,只是外觀上,岩砂表現較為幽雅婉約,而岩礦則以豪邁中呈現大器見長,兩者孰優孰劣,可說各有千秋,應該是見仁見智、各人喜好的問題罷了。

千秋功業一壺茶
二○一五年開春,我在華山文創園區「台北紅館」策辦「台灣新文人茶器名家大展」,參展人之一的鄧丁壽突然宣布,今後要將重心轉移至建築設計,壺藝創作則會逐年減少,新作也將大部分留在鹿谷新建的個人美術館內,盡可能不再對外展售,讓許多收藏家深感錯愕。

不過就在展覽結束不久,鄧丁壽突然來電說,他已答應中國文化部邀請,將在北京的中國美術館舉辦個展,時間就訂在二○一六年五月。

其實鄧丁壽赴北京展出並非首次,早在十多年前,就以壺底出水的「古逸壺」設計,徹底顛覆中國數千年來茶壺傳統的「三點金」格局而紅到對岸,更風光受邀前往北京展出,還驚動當時的海協會副秘書長唐樹備前往捧場致詞。

事隔多年,鄧丁壽再一次展現「壺之有物」,以不耽溺於表面的雕飾文鏤,以及「好古不泥古」的恢弘格局創作的各種茶器,讓親往拜訪的中國文化部官員大為驚豔而力邀展出。

鄧丁壽常說,他的創作思維是來自對茶與壺文化的長期鑽研精闢,自成心法後,兩者相扣相生變化的總結。就我對他的長期觀察了解,他不僅具有豐富的學養功力,含蓄而深富內勁,還不以世俗的習慣形制做壺,堅持「壺非一相」,而在十多年之間陸續創作了古逸壺、新概念壺與幽壺等各種現代實用新機制,造型或紋飾卻又充滿古典的流風氣韻。近年更以雅健中見溫潤的美學轉換,透過岩砂壺樸質的張力加上刻繪字畫的注入,喚起茶人的殷切期待,無怪乎會有收藏家盛讚他是「千年一嘆的壺藝奇才」了。

鄧丁壽創作結構的嚴謹尤令人驚異:每一把壺都經過縝密的設計,從靈感的注入到手繪草圖,至拉坯、塑型、拍打、用釉、投窯,每一個過程都一絲不苟,烈火淬鍊的作品從出水、斷水、握持,到壺蓋與壺身的密合度、節奏律動的視覺效果等,都堪稱無懈可擊。

鄧丁壽以封養8年陳年老岩泥料所創作的彩岩小品「無為」,以及壺承與中心隆起一座黃金山丘的茶杯,並在木盒上以毛筆書寫「看那遠山/秋逸近冬雪/熱茶呼」。
鄧丁壽以封養8年陳年老岩泥料所創作的彩岩小品「無為」,以及壺承與中心隆起一座黃金山丘的茶杯,並在木盒上以毛筆書寫「看那遠山/秋逸近冬雪/熱茶呼」。

難能可貴的是,鄧丁壽從不停滯或滿足於現狀,造型不斷求新求變,永遠帶給觀者新的驚喜。他常自豪地表示,十多年來總共創作了七百把壺,沒有一把是相同的,每一把都可見不同的創意與心血。他也不斷嘗試加入各種元素或材料,不僅使作品更具藝術美感與實用性,也將不同礦石的特色發揮至極致。

例如他首創以金水融入創作,使台灣茶器更上層樓,在金價不斷飆漲的同時與貴重的黃金器皿劃上等號,引來其他人紛紛跟進;或不惜以珍貴的碧璽、紅寶石等加入岩礦與陶土,成就造型律動飽滿的茶壺,發出強勁的生命之氣以及粗中更見細膩的筆觸,將茶氣與韻味做最高境界的結合;而兼容並蓄的格局與貴氣逼人的霸氣,更堪稱當代的壺藝經典。

即便同一組作品,鄧丁壽的岩砂茶器變化也明顯呈現在每一個細節,從壺身、提把、壺嘴到壺蓋、壺鈕,豐富的意象與開創性往往超出想像。例如他會在茶杯中心隆起一座黃金山丘,讓紅濃明亮的茶湯環抱輝煌,如潮起潮落般浮沉,寓意深遠;或將中國傳統的吉祥獸,無論龍或貔貅等繁複具像,以無比大器的意象幻化為堅緻如金的壺把。

鄧丁壽創作的單柄壺「浮生若夢」。
鄧丁壽創作的單柄壺「浮生若夢」。

鄧丁壽也喜歡以隸書轉化而來的「丁壽體」在茶器上題字,如壺身的「無念」、壺口的「此壺最相思」,或茶碗口緣的「一榻風月半碗茶」,茶倉口緣的「非茶不藏」、「茶是如此多嬌」等,堪稱形神、古意與詩境三者兼具,不僅饒富趣味,更在轉折之間透出強烈的人文風采。

我也願以「大含細入」來形容鄧丁壽的作品,大者如提梁壺可涵蓋大化之氣,小者如瀹茶壺則深入精微,正如《漢書‧揚雄傳》所說「大者含元氣,纖者入無倫」的境界。以他的「滿腹經文提梁壺」為例,壺身若有似無、彷彿遠距離拍攝而無法清晰一窺全豹的經文,又像是傳說中的無字天書;提梁頂端後側則突出獸首打破平衡,似乎有意在一片和諧中營造意外的驚喜;尾處兩端卻又以浮刻的線條圖案與壺身連接,做為馳騁千里的中繼驛站;壺蓋再篆刻銘文「千秋功業一壺茶」,一氣呵成的氣勢令人讚嘆。

鄧丁壽創作的1000CC「滿腹經文」大型岩砂提梁壺。
鄧丁壽創作的1000CC「滿腹經文」大型岩砂提梁壺。

而乍看之下以為是國際精品名牌包的「繁華煙飛壺」,最讓我感到驚異:以諸多礦石研磨、反覆試煉後成就的或粉或青或綠,讓整把壺都鮮活時尚了起來。而以三叉足構成的提梁卻又古典得正經八百,加上斗大繽紛的壺鈕,更讓煎水瀹茶多了一份浪漫情趣。

鄧丁壽創作的1000CC大型岩砂提梁壺「繁華煙飛」。
鄧丁壽創作的1000CC大型岩砂提梁壺「繁華煙飛」。

再看他的側把壺「無念」,壺蓋以金水塗裝的按扣,不僅可以在注水沖茶時扣住壺蓋不使掉落,更與黃金璀璨的壺鈕同時隱喻人間的奢華。讓人想起《紅樓夢》中的〈好了歌〉:「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金銀忘不了。」丁壽似乎想告訴茶人,只有心無雜念拒絕誘惑,才能專注沏出一壺好茶吧?

鄧丁壽創作的側把壺「無念」。
鄧丁壽創作的側把壺「無念」。

此外,以密集的漣漪千千層層環繞的大型提梁壺「時光流逝」,或無數光點在流星雨中閃爍、側把卻開滿圓洞的「浮生若夢」單柄壺,甚或炊金饌玉般襯托茶葉尊貴的「金玉滿堂」提梁壺等,都讓人感受大器中蘊含的無限哲理。

鄧丁壽創作的提梁壺「金玉滿堂」。
鄧丁壽創作的提梁壺「金玉滿堂」。

鄧丁壽的茶壺還有一項特色,就是在提壺注水時,水柱呈現的不僅有完美的拋物線,還有許多清晰可見的水珠盈盈綻放,宛如一個個水汪汪的竹節在細竹上婆娑起舞,令人拍案叫絕,顯然製壺的功力已達出神入化的地步了。

iuf

書名:台灣人文茶器
作者:吳德亮
出版社:聯經出版
出版日期:2015年12月11日


喜歡這篇文章嗎?分享給朋友吧!

隨時收到優質清新的好文章,請按讚和加入 Line 生活圈!

好友人數


若您願意支持 Kairos 風向新聞的媒體工作,請點擊我要捐款,以實際行動來贊助,讓我們可以提供更多更優質的新聞。
線上捐款


歡迎各界投稿,本網站保有刪修權,無稿酬;來信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方式。

愛傳協會(02-2369-1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