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要聞

同婚專法讓「人工生殖」問題浮上抬面 醫:請多為孩子著想吧!

[adrotate banner="32"]

同婚專法日前逕付二讀,讓人工生殖、捐精生子及代理孕母的問題浮上檯面。但與選擇人工生殖的異性伴侶不同,同性伴侶勢必要借助第三方、甚至第四方才能懷孕得子,這使得人工生殖成為必要選項。若障礙孩子的情形發生,情形一定比傳統生殖來得更為棘手複雜。

護理講師張珮文及解剖病理科醫師鄭威7日投稿《蘋果日報》時表示,在國外夫婦及同性伴侶借用人工生殖的問題不少,希望政府能重視寶寶的基本人權,切勿讓胎兒成為大人的商品。

兩位筆者舉出國外兩個案例,其中一個案例是2004年美國麻塞諸塞州,一對女同志伴侶接受捐精生子,但孩子還未出生就已分手。不幸的是孩子因早產導致障礙,還需要高額醫療費用,因此生母向分手女伴索討撫養費,卻遭對方「僅同意進行捐精生子,未承諾協助養育孩子」拒絕,兩人最後還鬧到法庭。

另一個案例是2011年一對夫婦委託凱莉當代理孕母,孕程中發現胎兒有有心臟、胃的發育障礙及兔唇,因此客戶決定人工流產該胎兒,但凱莉不願意。該對夫婦最後撒手不管,最後還是由凱莉生下並交由出養機構。

筆者表示,未來選擇人工生殖者必愈來愈多,類似的難題定只多不少。而且整個代孕過程中還有許多不可預期的風險,如排卵、取卵、受精、胚胎培養、胚胎選擇及移植,每一環節有代表有機會對基因產生不可預期的影響。若胚胎出現問題,誰要來承擔呢?

現實中,已發現人工生殖後代出現癌症(白血病及何杰金氏淋巴癌等)的機率比自然受孕的後代還要高,這些孩子的未來令人心疼。筆者強調,人工生殖的寶寶已不能選擇來到世界上的方式,如果再因為人為科學的操作弄得一身病痛,最後還得面臨被拋棄無人撫養的淒慘下場,真是情何以堪。

現今女權主義者高喊女人不該被「物化」,但人工生殖的確存在著寶寶被「商品化」風險,同樣是生命,都應該擁有相同的基本人權。最後,兩位筆者呼籲,生物界存在父母對孩子天然的養育責任,一旦商品化後,孩子會因為無法找到真心照顧的人,連最基本的健康權都將失去。「當我們在倡議大人的生育權時,請為脆弱無辜小生命的人權(自主權)想想吧!」。(李蘋/綜合報導)

在愛中竭力追求真理,重視媒體對家庭及年輕人的影響。支持風向新聞,♡ 捐款連結:

http://lovecom.org/donate

喜歡這篇新聞嗎?分享給您的朋友吧!

 

愛傳協會(02-2369-1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