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見廣場政治教育要聞

《讀者投稿》同志教育違背科學與事實

[adrotate banner="32"]

只因為當前的「同志教育」、「性別意識形態」扭曲事實與科學實證、殘害孩童身心健康,家長身為監護人不得不反對!

近10年來,由同志運動和極端女權主義團體所組成的社會運動勢力計劃性地掌控了教育部的性平委員會,將「多元性別」意識和「性解放」教育的內容植入到12年國教、抺黑家長為守舊迂腐、恐同、宗教狂熱份子,更企圖政治操作剝奪家長對子女的親權與教育權。廣大家長不得不關注子女在學校所學的「性平教育」。3 月5 日,台北市教育局擬將性平會家長代表席次由一席提高至四席,未料伴侶盟(推動多元成家法案、伴侶制度及多人家屬制度、許多成員皆挺廢死之團體)、女委會與提倡青少年性權的同志諮詢熱線協會卻大動作召開記者會抗議教育部「獨厚家長」,要求教育部長下台,令人感到錯愕。事實上,依照性平會設置要點第二條第十點規定,23位性平委員中,家長只佔四席是少數。同時,家長身為未成年子女之監護人,參與子女教育乃天經地義!何況家長的子女根本未達到法定「夫妻」、「配偶」、「伴侶」的年齡,伴侶盟到底是在著急、害怕什麼?

在長期的媒體以及不當性平教育的洗腦下,社會漸漸形成了一種同志是弱勢、是天生如此、倍受歧視,不能結婚好可憐的風向。中小學校竟然漠視孩童的教育特性與專業,未告知家長下擅自邀請同志團體入校講述激進的性別意識形態,大學也開辦了許多「性別社團」教導用毒性愛等內容。現在的家長許多都是六、七年級生,在解嚴後言論、出版自由、網際網路開放的環境下生活多年,思想其實相當開明,並沒有那些同運激進份子所惡意詆毀的恐性、恐同、守舊、古板等的扭曲形象。這些同運份子自詡向國外看齊奉行「進步」價值,事實上到底是往「正確」的或者是「錯誤」的方向「進」了一「步」(簡稱「進步」),值得大家深思!

首先,根據台灣第一位出櫃同性戀祁家威的自述,他曾經有兩段異性戀的戀情失敗告終後,他刻意把自己養成同性戀。在不穩定或者破碎家庭中、在大城市(而非鄉下),孩童有較高的機會成為同性戀。2008年美國心理醫學會(APA)手冊249-252頁指出,有些人會透過「情境」來影響自己的性傾向,例如:選擇室友、選擇「對性傾向改變持開放態度」的治療方式(therapy that is open to change)或者是參與意識形態(ideological)、政治(political)、社會(social)團體(reference group)(2014年APA手冊632頁)。

有許多曾經是同志者,也自白離開同性戀生活形態,甚至結婚生子,就是所謂的後同(post-gay),在國內有郭大衛、戴明娟等,在國外的好萊塢明星也有不少「公然入櫃」的後同,例如:Anne Heche(安.海契)、Jessica Ellen Cornish (Jessie J)(潔西.J)、Bob Dixon(鮑伯.迪臣)、Julie Cypher(茱麗.賽佛)、Gillian Anderson(吉蓮.安德森)、Sheryl Swoopes(舒妮.史活絲)、David Kyle Foster(大衛.佛斯特)、Donald Andrew McClurkin (Donnie McClurkin)(東尼.麥克樂金)、Marlon Brando(馬龍.白蘭度)、Dennis Jernigan(丹尼斯.約尼根)、Chirlane McCray(雪蓮.麥克蕾)、Jan Clausen(珍.克勞森)、Angelina Jolie(安潔莉娜・裘莉)、Mel B.(媚兒碧)、Michael Glatze(麥可・格拉茲)、Bryan Singer(布萊恩・辛格)。寫這麼多是要說明,性傾向的改變真的不是那麼罕見稀奇的事件(但這不代表改變對於每個人都是輕鬆容易的)。請不要再扭曲後同為「雙性戀」了!媒體都愛說「出櫃」是勇於做自己,那麼出櫃後又「入櫃」的後同應該算是勇於做自己的平方了!既然出了櫃還會入櫃,那麼出櫃到底是多麼「神聖不可侵犯」的價值?

科學實證以及祁先生、諸多「後同」的自白告訴我們,同性戀性傾向的形成受到環境的影響相當大,有些人甚至是自我選擇的,同性戀的性傾向也是可以、可能自發性改變,絕非「天生基因注定、無法改變」!但可別誤會以為我們強迫要他們改變!現在是他們正在「扭曲」我們的教育,可不是我們要「扭轉」他們的性傾向!美國疾管局認証,同性戀者的心理(如:憂鬱、焦慮、自殺、藥物濫用、酒精濫用)與生理健康(如:愛滋、淋病、梅毒、肛門癌)的風險都比異性戀高好幾倍!即便是在無歧視的瑞典,同性戀者的自殺率依然高出異性戀者3倍(和在美國做的一些研究差不多)。所以把同志的所有問題都外部化為他人的歧視是毫無根據且不負責任的!

以上的事實,是不當性平教材編訂者不願意面對、甚至惡意刪除的!(這些「磚家」「恐科學」、「恐事實」?)基於不當性平教材扭曲錯亂的價值觀,無所不用其極地提倡同志身份、同性戀生活形態的美好、時尚,怎不教家長忿怒?身為孩童的監護人,有必要為尚未成熟孩童的身心健康把關,反對不當性平教材實屬正當!

家長不是「恐性」,家長是要保護心智未成熟的孩童免於扭曲錯誤的「性別意識形態」帶來的混亂。家長更不是「恐同」,家長是知道同性戀生活形態對於身體與心理健康的傷害,不忍心自己的親骨肉在心智不成熟下做出遺憾終身的決定。家長是極端保守基督徒?Come on,性學專家金賽先生說同性戀人口10%,台灣的基督徒才5%,若真要比「少數」,基督徒恐怕還比「性少數」還要少呢!傳統文化主張禮義廉恥、佛教主張無我無執六根清淨、基督教主張要悔改回歸聖潔,國內的性別專家主張「性少數」濫交有理、用毒無罪,性少數的身心健康問題都是they(你我)歧視的錯!到底應該「保護」什麼樣的價值,就請讀者自己判斷。

性平專家所推廣的「性平信仰」是:各種性慾都是平等中立的,包括人獸交、戀童癖也是應得尊重的,你覺得噁心可恥是你的包容性不夠!是你的歧視、偏見作祟!務必信仰自己的性慾,並且用性慾定義自己的人格!(有什麼方式能比這種方式更快速而徹底地摧毀人格呢?)

當前主張「性別混亂」、「縱慾享樂」是「性別人權」的「極端性別意識形態」主張,本質上是西方極端自由主義的文化「信仰」侵略。從國際組織、法制(甚至是憲法)、媒體、教育系統有系統地用你我的納稅錢全面入侵,國人不可不慎,這是比「貿易戰」、「貨幣戰」更加殘忍、殺人不見血、摧殘下一代的文化「信仰」戰爭!(奧譜.卡思/喵尾/吳思宜/守護台灣團隊)

 (以上言論,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在愛中竭力追求真理,重視媒體對家庭及年輕人的影響。支持風向新聞,♡ 捐款連結:

http://lovecom.org/donate

喜歡這篇新聞嗎?分享給您的朋友吧!

好友人數

 

愛傳協會(02-2369-1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