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要聞風向專欄

風向觀點:救人口,從救婚姻觀念開始

[adrotate banner="32"]

2020年過去,臺灣人口遇次首次年度負成長,再加上實在不太中聽的「生不如死」」-全年出生率不如死亡率,最近在媒體引起一陣不大不小的討論。立法院法制局更連續建議行政院必須射出兩箭-「人口政策法制化」及「安心成家貸款零利率延長至家庭兒童滿5歲」。不過,真正的人口專家認為,將人口政策社福化,對於刺激人口的影響十分有限。

怎麼說呢?關於年輕人不婚不育或晚婚晚育,普遍認為導因於經濟能力不足,「養小孩那麼花錢,沒錢怎麼敢生」?因此若政府給予適當生育及托育補助,應該可以使生輕人產生婚、育動機。然而,論證上,上述觀點都有極大漏洞。一則如果真是因為經濟力不足而不願生育,補助了或許可以減少「部分壓力」,但不生不就減少「全部壓力」?生了就算「減少壓力」,但比起不生,經濟壓力不是仍舊頗大?二則民國六○年代以前臺灣社會更加貧困,養小孩更是不易,為何當年每個家庭動輒生個半打?因此,經濟壓力或許降低了生育動機,但除非補助程度能使生養不用增加開支,否則重要的是對於婚、育的觀念,而非社福。

2020年除了出生人口大降外,異性婚對數一口氣較2019年減少將近10%,或許才是出生人口降低的潛在因素。風向觀點一直認為,不生的主因在於不婚,而不婚的原因在於觀念,我們要提出幾個觀念性問題供讀者思考:

一、婚姻斜坡的觀念必須扭轉

    關於婚姻,通常有三個性別斜坡迷思:先生的身高、學歷(收入)、年齡要優太太。若非如此,交往開始即有旁人指指點點。甚至不予看好。然而,現實的狀況是,現今女性就讀國立大學、研究所的比例一點都不亞於男性,加上研究所延長求學時間,現在要求進入婚姻市場的男性學歷、收入、年齡要比女性高,程度上越發勉強。更何況整個社會要求男女平等的聲浪越發巨大,當主動承擔家務勢在必要,男性做為家庭經濟主要來源的觀點也應該同時要被調整。即可,整個社會應該扭轉婚姻斜坡的觀念,不再要求男性必須樣樣高於女性,亦無需對於女高於男的配對狀況表示異議,如此婚姻市場才能擴大,婚配可能性才能增加。

二、門當戶對的舊習必須打破

美國研究證實,個性差異大與個性接近的夫妻,離婚的比例沒有顯著差異。由此可證,婚姻問題的處理不在個性差異,而在解決差異的能力。因此,媒體最常聽到的離婚原因「個性不合」,其實是不願處理自己個性的問題。從個性衍生至個人條件,現今若還認為男女家庭背景、學歷、收入差異大,即無法擁幸福婚姻,其實是過去「命運天註定」的宿命論。透過學習,婚姻問題可以有效預防、婚姻衝突可以有效處理。反之,不願面對衝突處理的婚姻,再門當戶對也難保長久。

三、社會資源的爭奪必須停止:

調查顯示,年輕世代之所以對於婚姻失去盼望,乃是因為「House」遙遙無期,導致對於「family」望之卻步。與1990年代比較,臺灣社會現今大學畢業生起薪較當年增加約30-50%,但同一物價上漲約2倍,房價卻爆漲超過20倍。我們必須承認,現在的4、5年級,也就是戰後嬰兒潮世代及X世代,炒作了可擁有的房價等社會資源,導致之後的Y、Z世代不吃不喝20年,也買不起一棟可棲身的居所。這個時候,做為既得利益者的4、5年級,若還認為一個月領3、4萬元的年輕男性,養不起自己的女兒,缺乏承擔家庭的能力,其實是上一代搜刮了大部分的社會資源,才讓年輕世代買不起房子,製造了新的階級對立。因此,我們懇求政府拿出對策抑制防價,懇求擁有大筆資源的四、五年級停止炒作房價,讓年輕人看到希望。否則,未來國家失去人口紅利,受害的必是全民,不會只有中下階層。

婚姻是家庭的開始,大幅投資婚姻教育已到刻不緩的地步。容除非人民願意調整觀念,否則出生人口還會繼續探底。再不救,就來不及了。

在愛中竭力追求真理,重視媒體對家庭及年輕人的影響。

喜歡這篇新聞嗎?

捐款支持風向新聞


或是,把文章分享給您的朋友吧!
愛傳協會(02-2369-1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