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王政忠:老師的價值,就是看見學生的需要

[adrotate banner="32"]

王政忠,喜歡看見他人因為自己的幫助而有所成長,原本是一名瘋狂打工當家教的大學生,漸漸成為南部家教名師。去年一部以他為劇本、真人真事改編的電影《老師,你會不會回來》上映,敘述他在921大地震後,看見中寮的慘況,看見學生的需要,決心留在偏鄉翻轉教育,讓他廣為人知。

受過老師的幫助  盼能成為助人者 

王政忠表示,因為在成長過程中受到3位老師的幫助,看見老師是一個可以幫助別人的職業而嚮往;他也表示,很喜歡看見他人因為自己的幫助而有所成長。1997年從高師大畢業的他,當時已經在南部成為小有名氣的家教名師,但因為媽媽希望他回到南投處理家中的經濟問題,而回到南投縣中寮鄉的爽文國中擔任實習老師。他笑著表示,其實國小、國中時期也算是在偏鄉學校,但真正到了爽文國中,才發現「哇,原來真正的偏鄉長這樣!」

早已習慣都市生活的他,在第一年的時候很想逃離,「我想要回到都市去」,「我喜歡教書,但我覺得待在那裡看不見我的未來。」他認為偏鄉會埋沒年輕人。921大地震的時候,他看見中寮的慘況,加上學生問的一句「老師,你會不會回來?」頓時發現,原來學生是真正「需要」他。

看見學生的需要  是老師存在的意義

王政忠說,他認為老師的價值,就是看見學生的需要,「學生的需要就是老師存在最大的意義嘛!」於是他決定留了下來,繼續在南投爽文國中服務。

在面對偏鄉的資源缺乏,王政忠表示,有的時候不是家長不想給,而是給不起;偏鄉學童的學習管道幾乎全部來自學校,因此他們對學校的期待和信賴相對來說非常強烈,「城市中的孩子學習管道相對多,因此對偏鄉孩童來說,老師非常、非常重要。」

增加視野和觀點   才能找到自己

王政忠在教學多年之後,認為現在的年輕人「找到自己」非常重要;他表示,常常在面對學生的時候,發現他們不清楚「自己是誰」、可以做什麼事,並把自己局限在很小的框架之中。「我建議年輕人要勇敢地去嘗試」,「就算沒辦法環遊世界,也要在台灣的各個角落去看!」他認為,台灣並不是只有台北、不是只有六都,台灣雖小,但各地景觀文化、風俗民情差異非常大,擁有許多不同面貌,「多看、多走,更能啟發自己的視野和觀點。」他認為這樣,更能夠清楚自己能做些什麼事情。

送給年輕人的一句話

因為成就自己、解決自己的問題,通常是在填平自己的不足,那是一個從負數到零的過程;如果解決別人的問題,是增加了自己的能力,會讓你更接近自我實現,那是一個從零到加乘的過程。

「成就自己是快樂的,但成就別人是快樂100倍的事情。」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在愛中竭力追求真理,重視媒體對家庭及年輕人的影響。支持風向新聞,♡ 捐款連結:

http://lovecom.org/donate

喜歡這篇新聞嗎?分享給您的朋友吧!

好友人數

 

愛傳協會(02-2369-1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