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改善失禁困擾 「馬龍式手術」讓病患恢復正常人生活

[adrotate banner="32"]

鋼鐵醫師許超彥多年前因滑雪意外半身癱瘓,自受傷那一刻起就開始失禁,沒辦法控制大小便,每天都得包著尿布,坦言初期面對突來造訪的「土石流」、「大洪水」,造成的味道除讓自己難堪,也造成照顧者的疲累。專家表示,治療排便失禁的方式很多,大多要配合飲食控制、藥物控制等;馬龍式手術提供順向灌腸的管道,每天一次的灌腸就像正常人每天一次排便的程序,能讓病患恢復正常人的生活。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小兒外科主任謝明諭表示,排便失禁的問題大多出現在重病老人或是嚴重脊椎損傷的病患,因為肛門失禁,大便幾乎隨時會滲出,影響病患尊嚴及人際關係。對長期臥床的病患,也會增加病患肛門感染、膿瘍或其他嚴重併發症的機會。

另指出,兒童方面由於某些先天性疾患,例如:先天性無肛症或者巨結腸症都是罕見的肛門/直腸先天性異常,雖然能用手術來矯正,但在某些孩子身上卻會出現滲便甚至排便失禁的併發症。

謝明諭說明,針對失禁問題,主要有6種處理方法:

1.使用尿布並常更換:對於排尿失禁的病患,這是一個好方法,但對於排便失禁的病患來說,氣味還是一個很大的困擾。雖然能靠勤換尿布來處理,對病患及家屬來說卻相當不方便,也可能限制病患與社會的融合。

2.永久性腸造廔(人工肛門):將下段的大腸拉到肚皮上,並接上造口袋,讓大便不會通往肛門口,從造口直接進入造口袋。在氣味上可以得到改善,但因為要接受手術,同時身體多了一個很明顯的口,對病患自尊會有很大的影響。此外,造口袋也必須勤更換,費用上面也是很大的負擔。

3.飲食控制:有些食物可以增進大腸蠕動,而有些食物則可以減緩大腸活動。例如:香蕉、蘋果、油炸類食物、奶製品都會造成腸道蠕動加快,至於會讓腸道蠕動變慢的食物卻因人而異。在嘗試出某種食物會讓孩子便秘後,配合灌腸後通常能達到相對滿意的結果(相對於每天滲便),但是飲食的限制也會造成病患某些營養的缺乏。

4.藥物控制:有一些藥物可以減緩腸道蠕動,讓糞便比較慢運行到肛門口。但這種方式必須結合灌腸或其他治療方式,否則單純用藥物控制效果非常不好。

5.逆行性灌腸:就是一般從肛門插入肛管(一種塑膠軟管,從肛門放置到直腸或乙狀結腸),灌入灌腸液後將大便灌出來。灌腸液可以使用水、鹽水或是在藥局直接購買灌腸藥水。因為灌腸的方向跟平常大便運動方向相反,故稱逆行性灌腸。這種灌腸只能清除直腸、乙狀結腸、頂多是降結腸下段,無法灌到更高的大腸。所以,必須要同時配合飲食控制或藥物控制,才能達到相對滿意的結果。

6.順行性灌腸:有別於從肛門放置肛管,逆向灌腸,順行性灌腸是從大腸的起點(升結腸)放置管路,灌入灌腸液之後,讓大便「順流而下」,可以將全部大腸的大便完全灌出。

謝明諭表示,順形性灌腸要能實現,需要一個「管路」,通常需要接受一個小手術,將闌尾拉到肚臍做一個小開口,闌尾跟大腸的接合處也要做抗逆流處理,以免大便從這個小開口跑出來,這個手術就是所謂的「馬龍式手術」。

進行順行性灌腸時,只需坐在馬桶上,將橡皮管放到小開口裡面,灌入灌腸液(藥房購買、水、鹽水都可以),大約三十分鐘左右,全部大腸的大便會被灌出來,幾乎一整天不會有大便,能讓病患恢復正常人的生活。

(畢翠絲/綜合報導)

在愛中竭力追求真理,重視媒體對家庭及年輕人的影響。支持風向新聞,♡ 捐款連結:

http://lovecom.org/donate

喜歡這篇新聞嗎?分享給您的朋友吧!

好友人數

 

愛傳協會(02-2369-1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