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憂鬱誤當「正常老化」 去年老人自殺逾2成

[adrotate banner="32"]

老人出現吃不下飯、睡不好、不喜出門等情形,經常被誤解是「正常老化現象」,若家人不知如何尋求資源,甚或老人不願意踏出家門接受協助,容易增加自殺風險。專家提醒,鼓勵長者參與社區活動、多運動等,能增進面對問題的能力,有利擺脫憂鬱。

據全國自殺防治中心發布的調查表示,有情緒困擾的人高達四成曾經想自殺,但尋求協助者不到兩成;根據衛生福利部十大死因統計,2016年所有自殺人口當中,有超過四分之一是65歲以上長者,憂鬱傾向是造成自殺的首因。

根據臺北市大安區近兩年社區老人憂鬱調查分析顯示,參與社區活動的老人明顯憂鬱傾向較低,獨居長者的憂鬱傾向則較一般社區老人為高。久病厭世、憂鬱、獨居都是老人自殺的原因,其中憂鬱是自殺的一大主因,臺灣老人憂鬱比率估計約12~13%。

長期服務於社區心理諮商門診心理師蔡雪月表示,長者透過參加心理成長團體,能提供他們自我調適的過程。68歲的王女士即是透過參加大安區健康服務中心舉辦的團體課程「心靈饗宴~團體畫作 畫出我的人生」,在心理師專業引導之下,重拾畫筆。團體成員互相認識、交流後,發現人生中的點滴俯拾即是,期盼長輩釐清自己的問題、增進面對問題的能力,更有勇氣面對未來的人生。

「守門人」是預防自殺的一大重要方法,所有具愛心介入預防工作者都可以預防自殺,包括家長、學生、老師、學校護士、學校職員、鄰里長等等皆可成為自殺防治的工作者。當察覺照顧的老人有異常行為時,能及早帶往醫院檢查,或接受心理諮商服務,同時也要鼓勵長者多參與社區活動,多運動、學習自己有興趣的事物、有宗教信仰,提供社區資源或其他支持系統,適時幫助老人從憂鬱狀態走出來,使他們回歸正常生活。

(畢翠絲/台北報導)

風向新聞關心您︰自殺不能解決問題,再給自己一次機會
自殺防治諮詢安心專線:0800-788995
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
張老師專線:1980

在愛中竭力追求真理,重視媒體對家庭及年輕人的影響。支持風向新聞,♡ 捐款連結:

http://lovecom.org/donate

喜歡這篇新聞嗎?分享給您的朋友吧!

好友人數

 

愛傳協會(02-2369-1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