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年齡越增「接納」越多 焦慮與憤怒越少

[adrotate banner="32"]

年紀越增長,身旁親友一個個離世、身體活動力不如以往、記憶力漸衰退…接續而來的失落事件,是否讓年長者因為生活脫離控制而越感焦慮與憤怒?研究顯示,憤怒與焦慮的感受會隨著年齡增長而減少!

根據《大家健康雜誌》發表的研究指出,憤怒與焦慮的感受會隨著年齡增長而減少!顯示接納是晚年面對身心挑戰與負向特定情緒間的中介因子,接納會隨著年齡增長而增加。研究者提出,悲傷並不會隨年紀增加而減少,但接納可能在悲傷的經驗中扮演調節角色,使長者在不斷面對失落之餘,不致崩潰或失控。

台北榮總精神部老年精神科主治醫師蔡佳芬表示,當人面對悲慟或重大失落事件時,可能會經歷:拒絕相信、想念、憤怒、憂鬱等情緒變化,最後才轉為「接受事實」。上述研究提供成功老化的方式,接納並非意味人老後會對情緒感到麻木,長者面臨失落事件時仍保有悲傷的能力,但抱持接受的心態,可減少被憤怒與焦慮的情緒干擾。

蔡佳芬提醒,老年階段將不斷面對親友離世、身體老化、罹患慢性疾病等負面經驗,故作堅強、偽裝快樂、否認事實或說服自己遺忘等方式都不能改變事實,唯有「接受」,才是走出低落情緒的方法。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葉雅馨主任說明,接納不僅是樂觀看待,也非對痛苦的逃避或順從,而是從心裡接受現況。年齡增長使長者體悟人生百態,對事物的批判與逃避減少,增加解決方式,因而年長者比起年輕人更容易淡定。

葉雅馨建議,當長輩面臨強烈的失落事件時(例如:喪偶),家人首先須注意時間點,適時分散悲傷的焦點,讓他感受生活還有許多其他重要事務、任務。接著可以陪伴長輩回想曾經美好 的過往,透過他講述過程重現快樂、悲傷、痛苦的感受,消化情緒,幫助長輩記住美好回憶。

當時間拉長,可和長輩討論規劃自己(或與老伴)曾想完成的事或想去的地方,陪伴執行。家人持續的關懷與問候,能幫助長輩了解生活周遭還是有許多他需關心的人與關心他的人。

(畢翠絲/台北報導)

在愛中竭力追求真理,重視媒體對家庭及年輕人的影響。支持風向新聞,♡ 捐款連結:

http://lovecom.org/donate

喜歡這篇新聞嗎?分享給您的朋友吧!

好友人數

 

 

愛傳協會(02-2369-1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