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要聞

純母乳哺餵的寶寶長得較瘦小? 醫證實缺2大營養素

[adrotate banner="32"]

趙小妹從小皮膚白皙,安靜不多話,是一位純母乳餵養寶寶;6個月大時,醫師發現她臉色過於蒼白,活動力明顯不足,經抽血檢查,體內缺乏維生素D和鐵,讓爸媽好擔心!長庚最新研究發現,純母乳寶寶1歲時貧血、維生素D不足的比例增加,醫師提醒,在哺餵寶寶純母奶時,記得補充維生素D等營養素。

基隆長庚團隊研究發現,以純母乳哺餵的嬰幼兒,1歲時罹患缺鐵性貧血的機率,是混合餵養嬰幼兒的9倍,維生素D不足的比率也高出6倍; 因此推測純母乳哺餵的嬰幼兒生長較緩慢,可能與缺乏維生素D和鐵有相當高的關聯性。此重要發現已刊登於2019年12月的國際知名期刊《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

缺了鐵    寶寶一臉蒼白不愛笑

家長趙先生表示,原以為小妹只是不愛講話,比較安靜一點,「醫師提醒需要補充鐵劑後,跟她玩、逗她笑開始有反應。」原來一直到半歲都一臉蒼白不愛笑,是因為只喝純母乳的緣故。

基隆長庚紀念醫院新生兒科廖穗綾醫師表示,常有家長擔心純母乳哺餵會影響寶寶成長,過去也有研究認為純母乳哺餵的孩童比較瘦小。

為探討此現象是否屬實及成因,長庚團隊針對630名嬰幼兒進行檢測研究,其中純母哺餵191名、配方奶或混合哺餵439名;從1個月大追蹤至3歲,檢測其身高、體重及頭圍,每年抽血檢驗生長相關營養素,並填寫飲食問卷。

抽血結果則顯示,純母乳餵養的孩童在1歲時,罹患缺鐵性貧血的機率為34%,是混合餵養的孩童的9倍,而維生素D不足的比率為60%,是混合餵養孩童的6倍。

廖穗綾說明,母乳雖富含多種營養素卻不含維生素D,讓寶寶鈣質吸收及骨骼生成速度太緩慢,初期可能導致寶寶牙齒生長速度較慢,大一點可能出現O型腿、骨骼發育異常等問題。

2歲後   鐵蛋白指數逐漸正常

但在2歲過後,純母乳餵養的孩童血中鐵蛋白指數逐漸恢復正常,可能因為在該年紀過後大部分的孩童會以魚肉類等固體食物為主食,鐵質來源豐富。但血清維生素D的濃度,一直到3歲仍持續偏低,其原因不明,有待進一步研究。

廖穗綾說,由於初期症狀不明顯,不論是缺鐵還是缺維生素D,在門診都不容易察覺,若發現異常建議家長補充特定營養素,往往被誤解為推銷產品,讓醫師很為難。

母乳的營養是一般配方奶無法取代的,廖穗綾建議,純母乳哺餵的寶寶,應補充口服維生素D每天補充400IU。等寶寶4個月大時,鐵的補充則可藉由副食品來加強,但若未開始使用副食品或進食狀況不佳時,則可使用口服鐵劑每天補充每公斤1毫克。

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如豬肝、蛋黃、乳製品、麥片、深海魚類、深綠色及紅黃色蔬果等。含鐵量較高的食物如豬肝、燕麥、糙米、火龍果、蘋果、百香果、肉類、蛋、全麥麵包、木耳、紅莧菜、和紅鳳菜等。

(記者畢翠絲/台北報導)

關注醫療新知、疾病治療等議題,人物深度報導與地方大小事。

記者畢翠絲本月收到贊助金額 NT$0,今年收到贊助總金額 NT$0
電子報追蹤訂閱人數:40,560。

鼓勵畢翠絲,告訴她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捐款支持記者畢翠絲

訂閱風向新聞記者電子報﹙畢翠絲﹚

喜歡這篇新聞嗎?分享給您的朋友吧!

 

愛傳協會(02-2369-1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