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要聞

高教改革勢在必行 8成大學校長希望教育部鬆綁

[adrotate banner="32"]

我國高教一直面對國際排名、肩負競爭力的指標,和國內少子化形成招生的種種壓力。面對我國高教的改革,日前聯合報推出一系列專題,以問卷、訪問等形式,針對151所大專院校校長探討國內高教問題。有8成6的大學校長認為,目前教育部管太多,且有9成8的校長認同高教應往自由化發展。

日前英國泰晤士報高等教育特刊(Times Higher Education)首次發表了「2017亞太地區大學排名」。其中,台灣大學總和排名為亞太地區的第33名,為台灣表現最佳的學校。排名在後的學校,有清華大學47名、交通大學53名、台科57名和成功65名。英國泰晤士報高等教育特刊主編巴提(Phil Baty)表示,台灣最弱勢的指標在於「國際觀」,再加上台灣大學還有預算侷限的問題,也會影響學校表現。

憂心台灣高教競爭力消失

我國在1994年推動的廣設高中大學的主張,並未預料少子化對我國教育整體的衝擊。目前我國高教體系面對提升競爭力,在2005年大學法通過後,教育部以一系列的計畫,如頂尖大學、教學卓越等計畫試圖引領大學發展。但參與這些計畫項目指標,導致我國各個大學之間發展趨向同質性,分別不明顯;參加計畫過程中多了許多文書作業,各個評鑑報告填寫不完。因此,高達7成的大學校長擔憂,若高教未來再不鬆綁,台灣高教只剩下不到5年的競爭力。

但目前政府推動的高教政策,方向與高教自由化相反,仍是採取高教公共化的方向。政府的計畫目標放在我國公立院校的學生人數能過半,但這點究竟如何能提升我國高教的競爭力,目前仍無任何進一步說明。

根據聯合報的問卷中,大專院校的校長首重學費和招生方式的鬆綁,分別有6成6和5成8;而獎補助款項運用方式、課程和學程、校務評價等,約3成認為應鬆綁。其餘不到2成有教師薪資、修業年限、學期制等。而教育部定期舉辦的大專院校校務評鑑,有5成8認為有必要性,也有4成2覺得沒必要。對於校務評鑑的內容,認為需要辦評鑑的校長,有4成4認為應該鬆綁評鑑指標,3成6維持現狀。

黃榮村:高教應該開放自由

對於目前我國高教的現狀,前任教育部長、現任高教評鑑中心董事長黃榮村表示,台灣高教是「歐洲身美國頭」,所以在大學愈來愈多元的情況下,仍然講究大學的社會責任。雖然許多大學的辦學者都認為學費應該鬆綁,但台灣整體社會仍認同高教公共化的概念。他認為,高教應該開放自由,公平正義只是「消極條件」。黃榮村強調,教育部不應該管理大學的運作,大學自主性是大學法的基本原則。

面對大學自主性的干預,黃榮村表示,其實各方的壓力造成教育部只能進入學校的細節,愈管愈多,但教育部應該只管大方向,而不要去管招生等第一線的細節,但若學校違反公平正義,或學校董事會介入牟利等狀況,教育部仍然要法律對待。

大學自主的必要性

其實教育部面對各界的壓力,而去插手介入大學校內事務早已不是新聞。如去年發生的台大機械系考題爭議事件,該狀況僅是機械系某位教授依照傳統婚家觀念出一關於倫理的考題,未料卻遭學生檢舉,認為該題涉及歧視而遭教育部性平會以違反性平法為由開罰。

教育部此舉當時引起不小爭議,其中主要的爭點之一就是大學內部應有完全學術以及言論自由,況且該名教授的考題並無牽涉到攻擊性少數,僅是闡述符合現行法規的婚家觀念而已。若大學內部的言論自由遭受行政力干涉,將使得大學自治、學術自由形同無有。真理應是愈辯愈明,針對一個像議題本來就會有不同立場,而不應該由教育部出面主導議題該如何看待,刻意護航某一特定價值觀。(馮紹恩/綜合報導)

在愛中竭力追求真理,重視媒體對家庭及年輕人的影響。支持風向新聞,♡ 捐款連結:

http://lovecom.org/donate

喜歡這篇新聞嗎?分享給您的朋友吧!

好友人數

 

愛傳協會(02-2369-1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