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要聞

妙齡女夜半驚醒冒冷汗 竟是…家人好擔心

[adrotate banner="32"]

一名25歲妙齡女,從小就被確診為第1型糖尿病,向來都是控糖的模範生,但近期卻常夜半驚醒冒冷汗,早起時更常感到頭痛、頭暈、甚至疲倦,且血糖值飆高。在調整用藥劑量後,半夜冒冷汗的症狀更加明顯。經24小時血糖監測,才發現夜間血糖值竟低至40~50mg/dl。

台灣糖尿病死亡率排名居高不下,大家普遍認為高血糖所致,其實低血糖也讓患者處在極大風險中。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理事長許惠恒表示,超過五成以上糖尿病患皆發生過低血糖,但病患多半輕忽低血糖潛在風險。許惠恒指出,高達9成5的糖尿病患都曾因低血糖而出現冒冷汗、心悸、發抖及全身無力的症狀;近半數的糖尿病患更因低血糖半夜驚醒、發抖、無力,其中近3成患者血糖值甚至低於50mg/dl,有生命危險。

美國食品藥物監督管理局(FDA))於2016年12月已核可新一代更長效胰島素使用,今年3月台灣也在衛福部核可後上市。新一代更長效胰島素,於皮下形成「長鏈」,藥效作用平穩達42小時,臨床實證更減少4成低血糖發生率。

林口長庚醫院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醫師林嘉鴻指出,糖尿病患發生低血糖主要與用藥行為息息相關,過去糖尿病用藥多存在藥效釋放穩定性不足的問題,可能導致半夜低血糖,因而昏迷、致死的憾事。

許惠恒說明,若體內血糖值過低,不僅會產生自主神經異常症狀,如:冒冷汗、發抖、心悸等問題,更可能導致嗜睡、言語不清、甚至不自主地出現怪異行為。許惠恒表示,除了怪異行為、昏迷外,若大腦皮質和海馬迴部位血糖波動過大,將導致神經元受損死亡,腦血管也會因此產生病變、栓塞,引起腦部萎縮、認知功能退化,造成不可逆神經的傷害。

林嘉鴻表示,糖尿病患反覆發生低血糖主因來自於「用藥」行為。以胰島素來說,過去長效基礎胰島素發展雖已能減少低血糖的發生率,但卻也因為藥效釋放的穩定性不足,導致發生低血糖,由於患者發生時多半在夜晚睡夢中,若未及時處理恐影響生命。

(畢翠絲/台北報導)

在愛中竭力追求真理,重視媒體對家庭及年輕人的影響。支持風向新聞,♡ 捐款連結:

http://lovecom.org/donate

喜歡這篇新聞嗎?分享給您的朋友吧!

好友人數

 

愛傳協會(02-2369-1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