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要聞

大三那年罹血癌!走過憂鬱低谷 從癌友改披白袍

[adrotate banner="32"]

今年快40歲的義大醫院放射腫瘤科主治醫師李周憲,大三那年曾罹患血癌,面對學業中斷的衝擊、病痛的折磨,一度憂鬱纏身萌生輕生念頭,靠著家人的支持,以及心理諮詢、藥物度過,抗癌超過15年,從病患轉換為醫師。他以過來人經驗呼籲病友,善用心理腫瘤資源,讓抗癌之路懷抱希望。

2003年,大三時,李周憲時常不明原因高燒,經過一系列檢查,確診罹患急性骨髓白血病,被迫中斷兩年學業;在抗癌過中,醫院曾5度發出病危通知。當時因骨髓移植排斥反應身體痛苦不堪,心裡的苦悶無處宣洩,罹患憂鬱症,一度沒有求生意志。

走過2年抗癌的艱辛路程,李周憲對癌症治療感同深受,罹癌攪亂生病的人。臨床上遇過不少病友,即便已經完成療程,還是會擔心癌症復發,呼籲有需要的癌友可以尋求心理腫瘤服務,要化被動為主動。

統計顯示,2013-2019年所有癌別五年存活率已超過五成,但全球資料指出,將近一半罹癌患者會有心理情緒的困擾,亞太心理腫瘤學交流基金會董事長方俊凱呼籲,罹癌的痛苦不只影響身體功能,造成日常生活不便,更衝擊癌友的心理狀態。心理輔導在癌友治癒過程,角色越來越重要。

癌友自殺風險    為一般人的2-4倍

罹癌是一場風暴,即便醫療科技日新月異,過去二、三十年癌症存活率愈來愈高,部份癌症甚至已逐漸被視為慢性病,要面對它仍舊不易。根據研究顯示,癌症病人的自殺風險,約為一般人的2-4倍。

方俊凱說明,與世界各國相比,台灣癌症病人的自殺死亡率,堪稱世界第一,每年每10萬人中,約110名癌症病人死於自殺,高出一般人自殺率10倍之多,癌症病人的自殺風險,甚至高於憂鬱症病人。

方俊凱語重心長指出,目前臨床上,求診精神科的癌友僅占1/10,顯示國內有必要推廣心理腫瘤服務及大眾知能。

為關心癌友身心健康,亞太心理腫瘤學交流基金會取章魚(Octopus)英文諧音,推出「阿咘師」諮詢管道,癌友或家屬碰到任何疑問都可以找阿咘師協助對抗癌細胞(Cancer)。

章魚八隻腳分別代表腫瘤科醫師、精神科醫師、護理師、個管師、社工師、諮商心理師、臨床心理師及靈性關懷師等,並成立「阿咘師幫幫我」YouTube頻道,民眾可以透過線上觀看各種實用影片。

(記者畢翠絲/台北報導)

關注醫療新知、疾病治療等議題,人物深度報導與地方大小事。

記者畢翠絲本月收到贊助金額 NT$0,今年收到贊助總金額 NT$0
電子報追蹤訂閱人數:40,560。

鼓勵畢翠絲,告訴她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捐款支持記者畢翠絲

訂閱風向新聞記者電子報﹙畢翠絲﹚

喜歡這篇新聞嗎?分享給您的朋友吧!

 

愛傳協會(02-2369-1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