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要聞

肝癌新藥效果佳!他短短2週 腫瘤指數恢復正常

[adrotate banner="32"]

鄧伯伯是來自台東的農民,某次健檢時發現肝指數偏高,確診為晚期肝癌、腫瘤超過7公分,歷經多種治療,AFP(肝癌腫瘤指數)仍異常升高。在接受新一代肝癌一線標靶藥物治療後,短短2週AFP指數回復正常,也擺脫先前治療造成的副作用,生活回到正軌。

收治患者的台灣肝癌醫學會理事長、林口長庚胃腸肝膽科系教授級主治醫師林錫銘表示,鄧伯伯手術切除腫瘤後,因副作用導致手腳嚴重脫皮、疼痛,甚至無法穿鞋走路,只能整天坐在椅子上。

由於鄧伯伯因不明原因導致AFP(肝癌腫瘤指數)再度升高,在林錫銘的協助下,鄧伯伯改用新藥治療,先前的副作用均得到改善,AFP指數也回復正常。

台北榮民總醫院腫瘤醫學部主任趙毅表示,在台灣,肝癌防治的推廣及肝膽腸胃科的長期追蹤及檢查的普及率提升,使早期肝癌發現比率提升,然而趙毅仍指出:「對於晚期肝癌患者,過去十年來,晚期肝癌的第一線標靶藥物選擇只有一個,即便病人面對疾病控制不佳、或是治療出現嚴重不適的副作用,也沒有其它選擇。」

肝癌新一代標靶藥物納入健保給付

2018年8月,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核准新一代一線標靶藥物上市,同年11月也取得台灣核准上市,寫下晚期肝癌治療新頁。

健保署已於今年一月起給付新一代標靶藥物用於晚期肝癌的第一線治療,趙毅指出,這對患者來說是一大福音,也將晚期肝癌治療推進一大步。

趙毅表示,一項跨國的大型臨床試驗,收治954名未曾接受全身性治療,無法手術切除的晚期肝癌患者,隨機分兩組接受新一代一線標靶藥物或傳統一線標靶藥物治療。結果發現,新一代一線標靶藥物在整體存活期不亞於傳統一線標靶藥物的12.3個月。

大幅提升患者存活期  

此外,新一代一線標靶藥物疾病無惡化時間超過傳統一線標靶藥物的2倍;腫瘤客觀反應率較傳統一線標靶藥物提高2倍,治療效果顯著。

新一代一線標靶藥物治療副作用,例如手足症、掉髮、皮疹等,低於傳統一線標靶藥物,一天只要口服一次,服藥便利性高,提高癌友生活品質。(記者畢翠絲/台北報導)

關注醫療新知、疾病治療等議題,人物深度報導與地方大小事。

記者畢翠絲本月收到贊助金額 NT$0,今年收到贊助總金額 NT$0
電子報追蹤訂閱人數:40,560。

鼓勵畢翠絲,告訴她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捐款支持記者畢翠絲

訂閱風向新聞記者電子報﹙畢翠絲﹚

喜歡這篇新聞嗎?分享給您的朋友吧!

 

 

愛傳協會(02-2369-1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