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分類

職場家庭兩頭燒 六成哺乳媽媽大喊好累

[adrotate banner="32"]

母親節將近,人力銀行進行「職場哺乳媽生活時鐘大調查」發現,將近七成職場哺乳媽體力已達極度疲勞,更有36.98%覺得體力透支。而工作上的時間問題也帶來很大壓力,「無法按時擠奶導致奶量減少或胸部脹痛」成為職場哺乳媽上班哺乳困擾第一名。嬰母用品廠商行銷協理談龍之表示,職場哺乳媽媽需要環境關懷,擁有職場支持、家人支持與效率工具,可協助她們掌握生活時鐘,創造平衡生活。

「無法按時擠奶」成職場哺乳媽最大問題

根據「職場哺乳媽生活時鐘大調查」顯示,有30.43%媽媽返回職場後停止哺餵母乳,主要停止原因為「工作型態挪不出時間擠奶」(42.53%)、「工作環境無擠奶空間」(31.03%)、「擔心影響工作效率」(28.47%)」。而緃使媽媽回到職場後堅持哺餵母乳,依舊遭遇層層阻礙,細究職場哺乳媽的上班哺乳困擾排行榜,發現「無法按時擠奶很困擾」(56.25%)是最大原因,其次為「擔心影響工作效率」(55.73%)、「沒有合適環境擠奶」(37.5%)。可見「無法按時擠奶」已成為職場哺乳環境中最大的問題。

職場哺乳媽向來是辛苦但關注度低的一群人,日前除了有女性立委提議帶嬰幼兒進議場,更有立委力擋哺乳媽夜間工作問題,為這群溫柔鬥士發聲。談龍之表示,回歸職場是哺乳媽的重要挑戰,雙重身分常讓媽咪覺得時間不夠用。

人力銀行副總經理李大華則表示,其實許多企業主已愈來愈重視公司哺乳環境,致力打造女性幸福職場。例如有些優質的科技公司,不但硬體符合法規規範,公司內更設立有精美漂亮哺乳室,懷孕的女員工還可以有薪資30%的生育補助,產後還能享有10個月留職半薪的待遇;更有企業耗資3億興建專屬托兒所,讓媽媽們可以安心工作,甚至還有托兒所專車接送,以實際行動支持職場媽媽哺乳育兒。而有些職業的工作時間特殊,擠乳時間安排上需更有彈性,建議媽咪要與同事主管溝通,也可尋求泌乳顧問的專業建議。

心情放輕鬆 電動吸乳器輔助協助維持奶量

博仁醫院國際認證泌乳顧問醫師毛心潔表示,若因工作狀況無法按時擠乳,媽媽可能會脹奶不適,或擔心奶量下降。毛心潔強調,「擠乳效率」與「少量多次」是工作忙碌時的重要原則。若是可用時間都很短暫,建議使用適合自己的吸乳器,把握5-10分鐘快速擠出一些奶水,待會議完畢或忙碌結束再盡快擠奶,可消緩脹奶,同時協助維持奶量。媽媽可別把「按時擠乳」當成嚴格規範,帶給自己更大壓力,當工作型態行不通時,可與泌乳顧問討論變通作法。

毛心潔也建議,媽咪應在回職場前先了解公司內的「軟硬體支援」。「硬體支援」指的是未來的集乳空間。如果公司未設置哺集乳室,可先尋找替代空間以減少未來壓力,像是閒置會議室、倉庫,鄰近機關大樓的哺乳室,或OA隔間加哺乳巾,都是變通方式。「軟體支援」指的是工作夥伴。可先與公司內的哺乳前輩交換意見,與主管同事預先溝通、了解支持態度。同時,可在回職場前2周先規律擠乳、建立奶量,並準備好未來需要的哺乳相關工具。

職場哺乳媽Sharon建議,電動吸乳器是職場媽最好幫手。(圖片來源:飛利浦)
職場哺乳媽Sharon建議,電動吸乳器是職場媽最好幫手。(圖片來源:飛利浦)

職場哺乳媽壓力多元 六成媽媽極度疲勞

調查顯示,職場哺乳媽擔心影響哺乳的因素,首要為「身體太疲累,但仍需做家事、照顧孩子」(52.6%),其次為「寶寶半夜會醒,需起床安撫」(50.52%)、「上班無法定時擠乳,奶量漸少」(38.54%)。而每天壓力最大的時段,有38.54%職場哺乳媽在早上出門前覺得壓力最大,33.85%害怕寶寶夜啼,26.56%公司擠奶壓力大。如此多元的壓力源,已讓職場哺乳媽累壞了,有67.71%在體力上已達極度疲勞,更有36.98%已體力透支。

李大華表示,現今職場工作壓力普遍沉重,「上班打卡制、下班責任制」的工作型態,回家後還得照顧小孩、打理家務,幾乎全天都得繃緊神經、上緊發條。而哺乳期中的職場媽媽,還要扛起哺育嬰兒的重責大任。透過調查顯示,其壓力情境分布不同時段,呈現多重煩惱狀態。建議企業主,雖然無法替女性員工分擔家務,但可創造溫暖關懷的工作環境,讓員工理解身旁哺乳同事所面臨的挑戰與壓力,適時給予支援,也鼓勵職場哺乳媽,勇敢溝通、說出需求,讓台灣友善哺乳環境更進步。

毛心潔則說,哺乳門診中常見壓力極大、覺得事情總是做不完的職場哺乳媽。毛心潔提醒,家人的參與和支持非常重要,可為媽媽創造時間空檔。她同時也提醒媽媽們,育兒是夫妻兩人的事,要學習信任爸爸的幫助,讓爸爸參與協助,他會成為很好的育兒幫手。嬰母用品廠商同時也設置職場哺乳媽咪解惑教室,將於4月18日上線,集結常見職場哺乳問題,為媽咪解惑。(謝婷婷/台北報導)


喜歡這篇文章嗎?分享給朋友吧!

隨時收到優質清新的好文章,請按讚和加入 Line 生活圈!

好友人數


若您願意支持 Kairos 風向新聞的媒體工作,請點擊我要捐款,以實際行動來贊助,讓我們可以提供更多更優質的新聞。
線上捐款


歡迎各界投稿,本網站保有刪修權,無稿酬;來信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方式。

愛傳協會(02-2369-1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