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要聞

未成熟就要教性別光譜!律師:「不適齡」性平教育混淆性別

[adrotate banner="32"]

在爭議性平教材不斷延燒下,碩恩法律事務所律師裘佩恩19日投稿《蘋果日報》指出,性平教材的爭議恐引起家長和教師的對立,並質疑教材內文提及「性別光譜」、「變性」的用意,要求教育主管部門有義務出面釐清問題,解決紛爭。

裘佩恩在媒體上投稿表示,「不當性平教材」引起的爭議已經引起家長們的關切,紛紛要求進入教材的審議小組和提出性平課觀課的要求。家長要求校外團體或校內老師上性平法規定的四小時性別平等課程時,除學生上課,家長也可以到場一同上課。相對的,教師們也對教學自主權恐受到干涉感到憂心。若要避免家長和老師間可能升起的對立,教育主管部門有義務出面說明,正視教材爭議之處。

關於爭議處裘佩恩解釋,不當性平教材的「不當」應替換為「不適齡」,以現在國二「綜合活動」課本而言,就是在該年紀尚未成熟時,給予過早的教育,非但無益處反倒易造成混淆。

裘佩恩舉例幾乎每個版本教材都有的「性別光譜」說明,光譜在學理上指的是複數色光,經分散後按波長排列出來的圖案。此種複數觀念要替換進在外顯和染色體上只有二分「生理性別」極為不適當,縱然極有少數是男女生殖器兼備的狀況,但法律上的規範是以「生理性別」為依據,故應明定以免爭議,特別又是以國二的學生對「生理性別」來看的話,更不容混淆。

性別光譜的概念,主要由三個光譜所構成「生理性別」、「性別認同」和「性別氣質」組成。資料畫面。(圖片來源:馮紹恩攝)

再來,裘佩恩也質疑,有研究已指出,青少年會有同性密友期,待成熟後即大多會轉為異性戀,所以國二生在「大腦、性腺分泌均尚未完全成熟」下,要他們就決定自己「性別認同」有何意義?難道不是一種混淆嗎?

更令人覺得不妥的是翰林版105學年度二下綜合活動第13頁右下角的圖文,該圖文竟呈現一個女生,發現自己從小喜歡女生,不喜歡自己的生理性別,未來想要動「手術」成為真正的男生。裘佩恩認為,呈現這樣的內容給尚無法有明確的「性別認同」的青少年看,並鼓勵他們將來可以做不可逆的變性手術,實為可議,多數家長難以接受。

最後,裘佩恩再次呼籲,雖性平教育有其必要,但主管機管要對於「不適齡的性平教材」虛心檢討,要求審議委員排除「不適齡」內容,讓家長安心,避免引起家長和教師可能的對立。(李明凱/綜合報導)

 

裘佩恩/台南碩恩法律事務所主持律師

近來在全國各家長團體火熱討論的「不當性平教材」議題,經過幾次的陳情、記者會、議員質詢,已漸喚起不少沈默家長們的關心,除了提出家長進入教材審議小組,甚至提出性平課程家長進入教室觀課的要求。相對的,也引起教師們對於教學自主權受到干涉的擔心。

眼見教學現場的主要角色親師之間可能因此產生對立,教育主管部門有責任出面釐清疑慮,也正視爭議教材的問題。

其實所謂的「不當性平教材」,「不當」二字有較高主觀評價,宜改為「不適齡爭議性平教材」,茲以目前國二「綜合活動」課本(以下簡稱:課本)中的兩個爭議教材例子,分述如下:

一、「性別光譜」:

目前各版本課本幾乎都有「性別光譜」的章節,且將「生理性別」、「性別認同」、「性別氣質」三者均以「光譜」方式呈現。但所謂「光譜」 原本是指:複色光經過色散系統(如稜鏡、光柵)分光後,被色散開的單色光,按波長(或頻率)大小而依次排列的圖案,全稱為光學頻譜。

用「性別光譜」一詞,究竟有無學理基礎已有疑慮。且「生理性別」之區分,不論依外顯之性特徵不同而分或染色體而分,均只有二分情形,縱或有極少數身上同時有兩種生殖器官之特例,「生理性別」亦極不適合以「光譜」方式之定義。更何況法律之男女規範是以「生理性別」為依據,實應明確認定以免爭議,國二孩子對此「生理別」的了解,更應清楚不容混淆。

而「性別認同」部分,在國二青少年時期,大腦、性腺分泌均尚未完全成熟,讓孩子在這時期決定自己的「性別認同」,究竟有何積極意義?且實際研究指出,青少年與同性較異性親密,而發育成熟後即大多會脫離此時期而成為異性戀,故在國二階段真有必要討論「性別認同」的光譜嗎?不是更會混淆孩子的「性别認同」?故不論「性別認同」以光譜呈現有無學理依據,在國二階段編入教材,顯屬不適齡之爭議教材。至於「性別氣質」部分,讓孩子學習尊重每個人不同的「性別氣質」即已達課程目的,但是否應以光譜呈現,仍有討論空間。故若一定要留下「性別光譜」此概念,只用來解釋「性別氣質」光譜,即較無爭議。

二、「鼓勵變性」:此部分在翰林出版社,105學年度二下綜合活動第13頁右下角的圖文:「我是女生,從小我就發現我喜歡女生,我不喜歡我的生理性別,希望有一天我能夠動手術,讓我成為一個真正的男孩子。」這段課本文字出現在身心尚未成熟的國二學生眼前,實屬不妥。「變性手術」事實上確是存在的一個選項,但是在未成熟的青少年尚無法有明確的「性別認同」已如前述,此時就鼓勵孩子認為將來可以做不可逆的變性手術,顯為不適齡的爭議性平教材,難為大多數家長接受。

除上述二則爭議之外,「恐同症」、「異性戀霸權」等用語,亦引起爭議,暫不在此文討論。

性平教育或有其必要性,但既然發現有不適齡的爭議教材,主管機關是否應該虛心檢討,要求教材審議委員審議時排除不適齡的爭議教材,才不會讓性平教育成為家長的不安,引起更多親師間的對立。

在愛中竭力追求真理,重視媒體對家庭及年輕人的影響。

支持風向新聞,♡ 捐款連結:

http://lovecom.org/donate

喜歡這篇新聞嗎?分享給您的朋友吧!

 

愛傳協會風向新聞(02-2369-1336 Kairos.News 2015 年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