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從小養成好習慣 研究:愛運動的孩子不易憂鬱

[adrotate banner="32"]

研究證明,運動不僅讓孩子健身,還能讓孩子更快樂;養成運動習慣,讓孩子一生受益無窮。董氏基金會今(11)日根據國外研究指出,有從事中度或劇烈運動的兒童較不易出現憂鬱症狀。根據一篇2017年1月發表於《兒科學》期刊的研究指出,估計顯示,約有5%的兒童青少年罹患憂鬱症,其中有學習、行為、焦慮和注意力疾患,或處於壓力、經歷失落或有家族憂鬱症病史的兒童有較高的罹患風險。

挪威科技大學心理學系的研究人員針對近800名6歲兒童,追蹤測驗4年,結果發現在6歲和8歲從事較多中度或劇烈(流汗且有點喘不過氣)的體能活動者,2年後罹患重度憂鬱症的機率較低。宇寧身心診所院長吳佑佑表示,經常哭泣、不講道理、難以溝通、出現分離焦慮、過度誇大自己的不好、產生憤怒或敵意、覺得大家都在說自己壞話、被動的人際互動,甚至出現退化性行為…,是兒童青少年常見的憂鬱症狀。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說明,養成好的習慣,對兒童終其一生都有幫助;運動習慣的建立很重要,運動常是可控制的行為,可以自行訂定運動的時間與目標,透過練習讓運動變得熟悉,兒童可從中獲得成就感與自信。當運動達到很喘的狀態,大腦專注於運動與生理的當下,將降低兒童沉溺在負面情緒的機會,達到良好的情緒轉移效果。

運動可以增加兒童與他人的互動,提升友伴關係。兒童時期因其體能狀況較好,是運動習慣養成的黃金期,建議平日可從簡單的跳繩或慢跑運動開始,將時間拉長就可以達到中度或劇烈運動的效果。

葉雅馨表示,「好玩」為兒童階段習慣養成的關鍵,若家中的兒童不愛運動,她提醒父母避免去比較或因著急而評斷孩子的表現,建議先讓孩子感到運動很有趣,並善用鼓勵、激勵、獎勵的方式,引導孩子持續進行。董氏基金會2011年的調查即發現:有運動習慣的父母其孩子的運動比例較高也較不憂鬱,鼓勵家長多陪伴孩童一起運動。(畢翠絲/綜合報導)

在愛中竭力追求真理,重視媒體對家庭及年輕人的影響。支持風向新聞,♡ 捐款連結:

http://lovecom.org/donate

喜歡這篇新聞嗎?分享給您的朋友吧!

 

愛傳協會風向新聞(02-2369-1336 Kairos.News 2015 年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