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有教堂的監獄 戒毒並恢復家人關係

[adrotate banner="32"]

戒毒非常困難,而晨曦會秉持著雙軌並行,從內在的心癮問題,到外在的生活管理與重建,輔導戒毒者建立起全新的生活習慣、家庭關係、乃至於自我形象。齊明形容戒毒村的生活,他說,那裡面其實就像「有教堂的監獄」。

找出真心想戒毒的人

齊明過去在晨曦會輔導中心工作,每天要接觸許多尋求戒毒的個案,他的工作具體內容是「篩選真心想戒毒的人。」而晨曦會的戒毒服務是不向戒毒者收費用的。齊明說,「這不容易,跟外界想像是兩件事。」其實來到他面前的戒毒者,幾乎都是家人押來,「10個裡面有9.5個不想戒毒。」

有監獄的教堂 軍事化管理恢復健康和自信

戒毒村是與外界完全隔絕的「軍事化管理」,裡面禁絕小說、菸酒、個人手機。日子絕對是生活規律作息,很早起床,一起床後有讀經禱告時間,再來週間數天有課程,剩餘時間分配勞動。會教導戒毒的人養雞、豬還有種菜、水果,每天會下去照顧。戒毒村會有配合的運銷合作社,將他們所種出的成果送往外界運銷,「都是有機的農產品。」他們會有所得,但幾乎都不准用,所以頂多投飲料來喝。他們一週內有幾天上課,請來外面講員、牧師教導,下午有空就可以打球、運動。每年會有一天的受洗日,經過考核允許就可以受洗。

接近大自然 恢復身心靈健康

「這些目的是什麼?讓他們接觸大自然,鍛鍊身體健康,親手做事,品嘗親手做出來的果實,他們三餐會輪流下廚。」齊明提到,他每年都要去村裡探望,「只要有人去看他會很高興,他們就會煮一些東西給我們吃。當我們吃的時候,他們會告訴我說,『齊老師,你現在吃的蘿蔔是我種的、白菜是我種的。』我們吃的時候都要喊高興,要吃、要笑,『蘿蔔好香喔,白菜好甜喔。』這在幹嘛?這就是治療,恢復他的自信。」

吸毒者也因為他們身體都很弱,一經過鍛鍊,每個都很壯,曬黑黑的。齊明說,晨曦會戒毒村的戒毒率全國第一,因為讓戒毒者的人生改變、價值改變、生活習性改變,「他知道不能再回到原本的環境去。」

開放家庭日 讓家人關係恢復

不只是戒毒者的身心狀況,晨曦會也要考慮戒毒者離開戒毒村後,要去哪裡工作。在他們戒毒期間還會舉辦家庭日,讓「受傷」的家人來看他。看到他的時候,會覺得「真的變了。」慢慢就會接受他,使得家庭關係、親人關係的恢復。

戒毒過程困難 家屬應找多人支持

戒毒時間有長有短,也有人10年才成功戒毒。在晨曦會所公開的資料上,就有吸毒個案的家屬對於戒毒過程成效不大感到灰心。晨曦會負責人牧師劉民和說,「看到他有進步就不要灰心。我建議家人多瞭解吸毒者心理,多涉獵這方面的知識。」

晨曦會輔導部主任蔡坤衛表示,「有時家人的幫助反成為個案的阻礙。家人一方面希望個案戒除毒品,另一方面又不忍見到個案痛苦,甚至幫助個案取得毒品,料理一切善後事宜,如此便產生一種相互依賴的變相關係。當吸毒者感受不到吸毒的痛苦,便不會產生戒毒意願。」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工系副教授蔡佩真表示,除了裝備自己的知識外,「我們不贊成將照顧吸毒者全部的壓力落在一個人身上,因為這樣很容易產生挫折、無力感,成為輔導犧牲者,因此需要一個支持系統共同分擔責任。」她建議除了個別輔導外,可以尋求長輩、戒毒過來人、宗教力量或是有意義的組織團體的協助。(馮紹恩/台北報導)

校園毒品泛濫 反毒從教育開始!

教育部統計,2020年1~8月學生藥物濫用較去年增長10.3%,以未成年的高中職人數最多,校園毒品氾濫。

吸毒與犯罪是連體嬰,風向新聞重視校園毒品氾濫問題,提供新興毒品、娛樂性用藥、美國鬆綁大麻政策的相關新聞。

您的捐款將支持我們關注「毒品零容忍」教育,共同把關下一代的健康。

捐款支持風向新聞關心「毒品零容忍」教育

訂閱風向新聞記者電子報﹙畢翠絲﹚

喜歡這篇新聞嗎?分享給您的朋友吧!

喜歡這篇新聞嗎?分享給您的朋友吧!

 

 

愛傳協會(02-2369-1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