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全人類的重要資產 「耶穌之墓」修復完成重新開張 

[adrotate banner="32"]

根據國家地理雜誌的報導,位於耶路撒冷,被視為基督教最神聖建築物之一的耶穌之墓才剛修復完成,卻有專家指出「聖墓教堂」因受到地底排水道的影響造成基層結構不穩,若不及時展開修復動作,極有可能崩塌,因此提出另項修復計畫。

位於以色列耶路撒冷舊城區聖墓教堂(Church of the Holy Sepulchre),又稱之為「復活教堂」是耶路撒冷舊城內的一所基督教教堂。 許多基督徒認為,教堂的基址即是《新約聖經》中描述的基督耶穌被釘死的地方,而且據說耶穌的聖墓也在其中。從西元4世紀開始,教堂即已成為一處朝聖的重要目的地。

過去希臘東正教、亞美尼亞東正教和羅馬天主教教會等幾個基督教教派之間的關係緊張,致拖延了聖墓教堂維修工作,以色列政府花了9個月,耗資約350萬歐元完成修復,於當地時間星期三(22日)舉行重新開放儀式。

負責監督項目的世界文化遺產基金會(World Monuments Fund)發言人波尼(Bonnie Burnham)表示,過去9個月的修復工程只是集中上層建築,為安葬耶穌的洞穴,後來洞穴周圍的岩石被削去,聖墓被圍在一個稱爲Edicule(意為「小房子」)的建築内,當中的圓形大廳祭壇(Anastasis,意爲「復活」),據說是發現耶穌復活之地。

科學家和建築團隊加固了「聖墓教堂」呈彎曲的牆,以鈦棒重新固定教堂內的柱子,又為有過千年歷史的磚石重新灌漿,他們也安裝了一個通風系統,部分是為了減輕數以千計的蠟燭所產生的煙破壞磚石結構。

在修復過程中,團隊運用雷達、機器人攝影機和激光掃描儀探測「聖墓教堂」的底層結構,確認了先前的推測和擔憂——「聖墓教堂」的地基部分是坐落於更早期建築物的瓦礫上、以及數個隧道上,造成結構極不穩定。另外有一部分則處於一個非常陡峭的岩石邊緣,由於多年來受到圓形大廳底下排水渠的濕氣影響,基本上已經崩壞。

參與上層修復的雅典國立技術大學(National Technical University of Athens, NTUA)科學團隊因此提出一個為期10個月的修復計劃,包括清走「聖墓教堂」一帶的碎石,重新對地基的瓦礫和老化的砂漿進行灌漿工程,還要翻開超過1,000平方尺地板,在在圓形大廳的周邊安裝新的污水和雨水排放管道。整個工程預計要花10個月和600萬歐元。

「聖墓教堂」本身由三個教会(羅馬天主教、亞美尼亞使徒教會和希臘東正教)共同管理。NTUA的新計劃必須得到三個教會的共識才能展開工程。NTUA科學總監安東尼亞(Antonia Moropoulou)表示,NTUA準備把「聖墓教堂」的研究數據和資料分享予其他科學團隊,因為這是屬於全人類的重要資產。(吳雯淇/綜合外電報導)

在愛中竭力追求真理,重視媒體對家庭及年輕人的影響。支持風向新聞,♡ 捐款連結:

http://lovecom.org/donate

喜歡這篇新聞嗎?分享給您的朋友吧!

 

愛傳協會風向新聞(02-2369-1336 Kairos.News 2015 年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