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要聞

新冠病毒一小時揪出 工研院「疫開罐」精準度9成

[adrotate banner="32"]

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在全球已有超過197萬人確診,死亡突破12萬例!為有效防疫,工研院開發「手持式核酸分子快篩系統」,因直接檢測病毒本體,在潛伏期就能檢測出病毒,1小時內完成快篩,準確度高達9成,可用於機場、診所等,有效阻斷傳播鏈。因外觀與飲料罐一樣而稱為「疫開罐」,「疫開罐」重量僅600公克,預計7月完成量產準備。

工研院院長劉文雄表示,知名期刊《Nature》及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出,發病後5到7天的病毒量最高,加上流鼻水、鼻塞、有痰這些症狀,又很容易跟一般感冒混淆,這些輕症狀感染者,往往成為疫情擴散的破口。

國內外有學者認為新冠病毒未來會「流感化」,且輕症的比重很高,如何在感染初期就能在醫學中心與診所快篩確診、有效控制擴散感染,成為防疫重要關鍵。

工研院指出,未來若能與疾管署合作導入疫開罐,以「行動實驗室」的模式,隨時可在醫療院所或社區診所進行檢測,或在邊境進行篩檢,有效縮短等待時間,能從 48小時,可減少為1小時,大幅降低醫護人力與壓力。

工研院生醫與醫材研究所所長林啟萬指出,疫開罐檢測原理與國際間通用的黃金標準qPCR類似,精準度可達90%以上,能在潛伏期就揪出病毒;靈敏度高,能在感染初期、病毒濃度尚低的0至7天內即可揪出病毒,僅600公克的重量,方便醫護隨時帶著走。

工研院已與產業界、政府單位、研究單位及醫療院所,包括與國防部國防醫學院預醫所及四家廠商共同合作外,也將與醫療院所合作,希望未來在廠商加入後,7月底完成技轉、達到量產疫開罐的準備,提供第一線防疫人員更精準快速的檢測與防護。

(記者畢翠絲/台北報導)

【延伸閱讀】新冠肺炎》把發病當過敏 張上淳:符合這些要件需篩檢

【延伸閱讀】數字會說話!「這族群」染新冠肺炎 死亡率高5倍

關注醫療新知、疾病治療等議題,人物深度報導與地方大小事。

記者畢翠絲本月收到贊助金額 NT$0,今年收到贊助總金額 NT$0
電子報追蹤訂閱人數:40,560。

鼓勵畢翠絲,告訴她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捐款支持記者畢翠絲

訂閱風向新聞記者電子報﹙畢翠絲﹚

喜歡這篇新聞嗎?分享給您的朋友吧!

 

愛傳協會(02-2369-1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