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文山興得里要聞

〈地方人物誌|里長篇〉興得里黃細福 以爸爸心站崗10餘年 為民創設在地商圈

[adrotate banner="32"]

「做里長要有始有終!」蟬聯五屆、深受里民愛戴的文山區興得里黃細福里長,以父親的心腸站崗10餘年,心心念念學童安全,儘管沒有續任的打算,卻認真為里民籌辦在地商圈。

風向新聞祕書長曾獻瑩帶領新聞團隊,實地拜訪興得里,帶領讀者認識興得里長如何活化場地、改善淹水常態,以及對老榮民的深切關懷。文末,風向新聞與里長進行關鍵對話,探究14年資深里長解析選舉改制如何影響地方選情及興得里的未來規劃。

瞭解里民需要 活化場地 有效改善淹水常態

興光市場原本位於海巡署後面,已閒置一段時日,當時附近人口僅有300戶,雖有公司經營但2-3年仍不見成效。黃細福於民國100年向台北市市場處爭取興得閱覽室,再次活化場地。閱覽室可作為鄰近社區召開住戶大會、辦理鄰里活動,或是讓學生K書、民眾閱讀書報。

黃細福里長(圖右)召開興得閱覽室啟用典禮。(圖片提供:興得里辦公室)
興得閱覽室書報、雜誌多由圖書館贈送。(圖片提供:興得里辦公室)

事隔9年,黃里長表示,過去是300多戶,現在住戶以增加1倍以上,700多戶,約有1000多位住民。居民仍有購買生活用品的需求,不過地點距離市場稍遠,走路約20分鐘,搭車、走路都不太方便,評估後目前最好的方案就是進駐小型超商,大家買東西也方便。去年曾邀請廠商,但大廠商意願不高,方案仍在商討中。

黃細福看見里民實際需要,除了活化場地,也改善淹水常態。海巡署後方常常淹水,一開始還有個大水池,下雨時可發揮蓄水的功能,但是後來房子越蓋越多,住戶用水量越來越大,遇到爆雨時水就往下衝,直衝到304巷,那條巷子是無尾巷,海巡署從那條巷子進去,沒有第二條路可通行,整個淹水時甚至是人車都無法出入。

為解決淹水問題,黃細福向市政府申請擴大水溝,並在文山運動中心內做三層樓深約500坪的蓄水池。藉由水資源再利用,先把雨水集中在一處,等好天氣用它澆水。6年多來沒有再淹水,黃里長傾聽民意,將304巷從長期淹水的困境解脫。

初心只是關切住民安全 擴大服務範圍才出選里長

民國95年黃細福首次角逐里長選舉,當時孩子們都已長大,認為「既然要服務,就擴大一點!」

黃細福娓娓道來,一開始不是想當里長,而是關切社區安全,從社區的志工做起,爾後於民國76年加入興隆民防中隊,協助興隆派出所維護地區治安,或是和警察學勤,就是路邊檢查、晚上出去巡邏。黃細福也參與社區活動,投入景福社區發展協會,民國70年時擔任景福社區的理監事,表現深受理監事及里民們的肯定,數次獲選理事長。

剛就任時,黃細福招募100多名守望相助隊志工,每晚3人一組出巡,維繫社區治安。巡守隊的服務項目廣泛,需面對突發狀況,每年皆須受訓。

巡守隊需協助收拾颱風天倒在路中的樹、指揮交通,避免發生意外。(圖片提供:興得里辦公室)

黃細福從總隊─「守望相助隊」再找出數名志工,成立「興華國小交通導護志工隊」,這些志工屬於義交,也都需要受訓,早上傍晚都要站崗。黃細福認真地說:「這不是一般人能做的!颱風下雨不能停,全年無休的。做了10幾年,我到現在都在做。

「我們現在有時間,總要做一點公益,……這個工作很難做,要找沒有上班的人來做,但這是很有意義的事情。」原來,年輕時黃里長忙於修繕水電、太太開麵攤,早出晚歸的生活,無暇仔細照看小孩,仍有些許遺憾。因著早年交通導護志工,看見自己的孩子平平安安地長大,黃里長也投身導護志工行列,以爸爸心站崗,守護學童安全,回饋社會的感謝溢於言表。

黃里長(圖中)以守護子女的心,擔任導護志工10餘年不停歇。(圖片提供:興得里辦公室)

榮民、新住民生活不易 黃細福體恤他人的心來自原生家庭

海巡署旁206巷通到304巷的小街,原本附近是灌溉用的水溝,上完洗手間,糞便就往水溝排,沒有汙水下水道,若逢夏天,通風就更悶熱,各種味道混雜在一塊。這裡約有60多戶,住戶多半是獨居的老榮民。

黃里長說明,這些獨居榮民不符合申請低收入戶的資格,有些人沒有國籍、或是因為打仗就回不去,因此無法申請低收入。面對獨居長輩,黃里長每逢過年過節都會送小紅包或是物資。

有些家庭衣服、家電、玩具已經用不到,但丟掉也覺得可惜,便捐給景福社區發展協會,透過每年舉辦跳蚤市場的義賣活動,義賣的部分收入、生活用品就會幫助榮民。

「他們就是米蟲啊!」面對他人對於榮民戲謔的談論,黃細福直接了當地制止:「不要講這種話!」並試圖讓人同理老榮民生活不易的處境,「如果換成我們,離鄉背井去當兵,一輩子回不了家,無親無妻,……難道不覺得難過嗎?」

黃細福(圖左)探望住在離鄉背景的老榮民。(圖片提供:興得里辦公室)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擴大服務面向。擔任里長的黃細福,自己從未想過要幫人買菜、送便當、倒垃圾。像是住在小巷子的里民就是從大陸來的,在台灣無親無故,沒有親朋好友的里民,只能求助里長。對於這幾次的服務,里長覺得令人印象深刻,十分有意義。

「我爸爸把我們五個兄弟養大,媽媽過世當時他才36歲,也沒有再娶。」黃里長淡淡地說起自己的原生家庭。

家中有五個兄弟,黃細福排行老三,六歲喪母。老家住在坪林,身為茶農的父親,雖然家境不容易,但家教頗為嚴格。黃里長非常感謝父親的養育,即便沒有讀很好的書,很高的學歷,但黃里長自豪地說:「我們有一顆熱忱的心!」

黃細福銘記父親的教訓,「做人做事要厚道,不能做壞事!」這句話引領著孩子往正確方向前進,回饋社會也算是理所當然。黃里長回顧當初參選里長,就是希望能服務鄉親、照顧里民,並非執著於當官。

小時候究竟怎麼過的?黃細福的記憶是模糊的,「只知道日子過得不是很好,鄉下嘛。」對於老榮民、新住民,里長苦民所苦、體恤他人的心腸,或許來自他的原生家庭。

風向新聞x興得里關鍵問答

黃細福榮獲104年績優里長:一區僅有三個里長可獲得的難得殊榮,長年付出深獲市府肯定。(圖片提供:興得里辦公室)

風向新聞:現在三合一選舉跟以前的單一選區有什麼差別?

黃細福:台北市現在的選舉是三合一,就是市長、市議員、里長三個合在一起選,以前是單選里長。

關注里長選舉的年齡層大多落在中老年,他們需要幫助,因此常跟里長接洽。單一選區如果里長沒有基礎人脈,不容易當選,若是空降,難度更高,在地人可能親戚朋友都住附近,就是票源的基本盤,外來人很難相比;但是現在選舉制度改為三合一,年輕人不太需要里長幫忙,也較少跟里長接觸,如果喜歡市長、議員,年輕的支持者會因為參選人出門投票,其他的隨意投,這些因素的確會影響投票結果。

此外,大樓越來越多,也影響里長的得票率。因為大樓謝絕拜票,跟里長的接觸程度相對減少,其實不只是里長,可能同棟樓都不認識。而且大樓設有管理委員會,什麼都弄得好好的,不太需要里長。

風向新聞: 對於興得里,未來有什麼規劃?

黃細福:目前有三個規劃,包括建立萬芳商圈和線上購物平台、開闢交通要道及推動都市更新。

第一個規劃是結合興得里、興光里、中國科技大學三個單位,成立萬芳商圈發展協會。萬芳商圈的位置規劃在興得里、興得市場、興光里,目前正諮詢寧夏夜市,洽談各個商家。另外市場也預計用網路APP經營,透過網路平台,購物更方便,如果賣的東西一樣、價錢一樣、品質一樣,居民就會想買在地貨,在地商圈有發展的潛力,地方就會逐漸發展起來。

第二個規劃是將海巡署用地──萬芳路打通到304巷底,讓交通更順暢,也不用繞一大圈。這條路原來並不隸屬於國防部,而是台北市政府的地,若打通這條路,少了一半的路程,節省一半的通勤時間,附近大約700多戶的居民上下班、買菜、搭乘捷運會更方便。

最後一個就是推動都市更新!興得里的房舍老舊,希望提升社區的生活品質和市容景觀。像我們這個年紀,以前30歲買了房子,現在都67歲,爬不動樓梯,希望住在有電梯的大樓。

台北市都更會應該要介入都更案,提高容積率獎勵。如果三房兩廳都更後仍維持三房兩廳,人民何樂不為?但是三房兩廳變成兩房一廳,原本的一家四口住不下,或是被要求要多貼上100-200萬,不見得一時都能拿出這麼多錢。

這些不可能單靠里長一個人,若由里長規劃、帶領方向,由鄰長、在地人拜訪里民,才可能推動。目前透過景福發展協會的理監事會推動,成立都市更新改革委員會,也就是所謂的籌備委員會,讓內行人、對都更有興趣的熱心人士一起參與。

現在遇到的困難主要是在一樓和頂樓,一樓主要是店面出租,五樓則是加蓋,所以這兩層樓都更的意願不高。建商現在打算補貼一樓及頂樓住戶,希望這是個可行的辦法。

雖然困難重重,但是該推動的還是要推動,有推廣就會有希望,五月科技大學也有召開都更會議,有九成民眾贊成都更,這塊可能就會比推動得比較快。若要整個社區一次推動都更困難度較高,但是先從一個區塊進行都更,別人看來覺得舒服啊,感覺好像不一樣,大家可能就會漸漸接受。

興得里基本資料
人口數:6157人(男性:2962人;女性:3195人)
土地面積:0.6232(平方公里)
戶數:2403 戶
鄰數:27 鄰

特色:本里轄內有中國科技大學、鄰近萬芳捷運站,交通便捷;鄰近萬芳醫院,就醫方便。
資料來源:
https://bit.ly/2BBnSa9

(記者吳恩祺/採訪報導)

關注家庭、教育、網路、公益、職場、社區。

記者吳恩祺本月收到贊助金額 NT$0,今年收到贊助總金額 NT$0
電子報追蹤訂閱人數:40,545。

鼓勵吳恩祺,告訴她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捐款支持記者吳恩祺

訂閱風向新聞記者電子報﹙吳恩祺﹚

喜歡這篇新聞嗎?分享給您的朋友吧!
愛傳協會(02-2369-1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