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不吸菸也會罹患 肺癌為癌症死因第一位!

[adrotate banner="32"]

癌症目前已躍居國人十大死亡原因之首。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處今年8月公布的104年國人死因統計結果,在十大癌症死因的順位上,肺癌、肝癌續居前二位。

衛福部指出,104年癌症(惡性腫瘤)死亡人數為46,829人,占所有死亡人數的28.6%,死亡率每十萬人口199.6人,較上年上升1.4%,標準化死亡率每十萬人口128.0人,較上年下降1.7%;較94年下降9.3%。

十大癌症死亡率依序為:1.氣管、支氣管和肺癌、2.肝和肝內膽管癌、3.結腸、直腸和肛門癌、4.女性乳房癌、5.口腔癌、6.前列腺(攝護腺)癌、7.胃癌、8.胰臟癌、9.食道癌、10.子宮頸及部位未明示子宮癌。

根據新光醫院官網資料,肺癌已超過肝癌位居男女癌症死因之第一位。根據統計,在台灣每年肺癌新發病例約有10000人,超過7000人死於肺癌,比大腸癌、子宮頸癌、乳癌、攝護腺癌及胃癌死亡人數的總合還多,而且每年急速的成長中。絕大多數病患在被診斷為肺癌時,僅有 1/4 病患為早期,因此如何早期診斷肺癌,早期治療是戰勝肺癌的最重要方法。

新光醫院建議40歲以上國人每年照一次胸部X光;有胸部或呼吸道症狀出現時必需照胸部X光以便早期發現肺部腫瘤或病變。

探討肺癌的成因,主要是以吸煙和空氣污染因素為主,因此如何禁煙和維護良好的空氣品質是國民教育與環保的嚴肅課題。肺癌是指起源於支氣管上皮或肺泡上皮的癌症,所以稱為原發性支氣管肺癌,它大多先發生於支氣管再向肺泡發展,少數先發生於肺泡再向支氣管蔓延。腫塊本身硬如木石,可向四周及至全身擴散。

新光醫院說,肺癌又因其發生癌的上皮細胞不同,其分類為小細胞癌與非小細胞癌,前者惡性度高,在體積很小時便轉移出去,因此一旦確定診斷,採取化學治療為主,後者依細胞型態可區分為鱗狀細胞癌、腺癌(包括細支氣管肺泡癌也簡稱肺泡癌)、大細胞癌、腺鱗狀細胞癌、類癌、支氣管腺癌(包括腺樣囊性癌、黏液上皮樣癌)等,其治療以手術切除為主,而放射及化學治療為輔。

新光醫院指出,肺癌在確定診斷時,絕大多數病人(95%),都會有症狀,其中1/3是腫瘤本身產生的,1/3是與轉移性病灶有關,1/3是因為出現了全身性之症狀。只有少數病患(5%)沒有症狀只是呈現胸部X光異常陰影而已。

肺癌症狀可區分為肺部症狀、轉移性病灶症狀,肺癌伴隨之症候群,以及全身性症狀。肺部症狀:久咳不癒、呼吸困難、局限性哮喘、咳血、阻塞性肺炎、肺膿瘍、嘶啞、胸痛、吞嚥困難、上腔靜脈阻塞症候群。

轉移性症狀:腦脊髓轉移之神經壓迫症、骨轉移之疼痛、肝及腎上腺轉移之症狀。肺癌伴隨之症狀群:神經痛、肌肉痛、肌無力、關節疼痛、低血鈉、高血鈣、腎上腺分泌失調。至於全身性症狀則是:食慾不佳、體重減輕、倦怠、無力發燒。

據報導,有一位37歲女子常咳嗽,不以為意,直到持續1個月後她才就醫,結果作夢也沒想到,不吸菸的她竟然罹肺癌,且已轉移到腦部。高雄長庚胸腔內科醫師王金洲表示,這10年來,近一半的肺癌患者幾乎都不吸菸,且許多都是30~40歲的年輕女性,因為沒有明顯症狀,所以近8成確診時已經是晚期,醫師提醒,如果出現包括咳嗽超過2周、胸痛、喘等症狀,建議趕緊就醫。另外,如有肺癌家族史,也要提高警覺。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腫瘤內科暨胸腔內科副教授吳銘芳醫師則指出,除了環境中的致癌物,基因的易感性有可能讓病友更容易得到肺癌,但癌症致病基因很多,導致每個病友腫瘤成長的基因不盡相同。隨著醫學的進步,醫界已陸續找出肺癌的各種致病基因,用於預測肺癌的變化或對於治療的反應。過去先發現的基因是EGFR(表皮生長因子接受器),近年來還發現了ALK(間變性淋巴瘤激酶)基因。ALK基因在正常情況下應處於『休眠』狀態,但在ALK陽性的肺癌中,ALK基因錯位後會與其他基因(如EML4)融合,這樣的基因錯位所產生的融合蛋白就會導致癌細胞形成、增生及轉移。

吳銘芳也說,有一位中年男性病友,並沒有抽菸習慣,但在健檢時發現肺部異常、進一步檢查發現竟已是肺癌晚期,已經轉移至對側肺部。在EGFR基因檢測為無突變後,醫師再使用免疫染色發現該名病友為ALK陽性肺癌患者。經評估後,建議該名病友加入ALK標靶藥物臨床試驗,病友目前已連續用藥2年,副作用情形少、體力也不受影響,已經回到工作崗位,維持與一般人一樣的生活。(李遊博/綜合報導)


喜歡這篇新聞嗎?分享給您的朋友吧!

 

愛傳協會(02-2369-1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