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孩童受挫不哭鬧 在遊戲中教出好情緒

[adrotate banner="32"]

孩子自呱呱落地開始,就開始在世界中進行探險,「遊戲」是不可缺少的一部份。對孩子而言,遊戲是重要且有意義的,從玩中學、做中學。在遊戲遇到挫折時,孩子一開始可能不太理解自己怎麼了,或不懂如何表達受挫情緒,而常會用哭鬧、表情等方式表達。此時,家長或老師能在遊戲中引導孩子表達自己情緒及解決問題等,如當孩子語言發展未全時,可幫助孩子講出來,如「好難喔﹗我需要幫忙」讓孩子學著講。

「玩」是良好的情緒學習媒介

亞東醫院兒童發展中心職能治療師蕭翔安表示,孩子從剛出生喜歡玩聲音、手腳等身體感覺動作玩法,之後開始玩假扮遊戲,到學齡前期、學齡期開始玩有規則的遊戲。孩子主動參與遊戲,並從遊戲中獲得成就感、愉悅,學會解決問題、應對挫折、表達想法,建立自信及自我認同感。

怎麼陪孩子一起玩

讓孩子當遊戲的引導者,家長加入孩子的遊戲,且看見孩子的主動性而非被逼著玩,大人在旁觀察遊戲的進行,不過於插話或改變孩子的創意與想像,但要教導界線與適當溝通。孩子從遊戲中學習,而非練習,遊戲過程是輕鬆愉快的,切記不要問過多問題以免像是考試。

家長在一旁幫助孩子並為模仿的對象,而非指導者:當玩伴觀察孩子表現並適時給予鼓勵、支持,避免太早指導或指導過多,給予孩子思考機會。我們與孩子共同訂定明確規則、讓孩子注意遊戲框架,讓他學會大家的期待,但非過於限制。

蕭翔安指出,讓孩子知道哪些情緒是不被接受,鼓勵被接受的情緒反應,適時忽略無害而只是想引起注意的反應。讓孩子察覺情緒反應造成的後果,可能不能玩、同儕不找他一起玩或成品的品質不好。

注意安全 給予正向鼓勵

孩子太興奮,往往是沒察覺到自己太高興了,或是不認為自己有什麼不切當,直到釀出大禍或是大人很生氣地怒吼才停,但若只是怒吼,孩子當下停了還是不曉得原因,而會認為自己總是聽到怒斥或是認為聽到家長生氣的聲音後再停就好。

這時,不妨先讓孩子停下來,指正他「你太高興囉﹗這樣跑來跑去會受傷,如果你沒辦法好好玩並注意安全,我只好先讓你坐下休息。」也需察覺孩子是否有嘗試控制,並給予正向鼓勵「你有靜下來聽媽媽說話,並會注意安全,所以今天讓你多玩一會兒。」

當過孩子過度在意輸贏時

孩子一開始是不懂輸贏的,而是在贏了被鼓勵的經驗下獲得成就感,大人若過度讚許贏的行為,孩子可能因此認定「就是要贏」,也可能因太在意結果而忽略過程,得失心重,也無法從遊戲中獲得成就感。

當孩子遇到問題想要放棄時

孩子都是喜歡玩的,當孩子對玩具沒興趣時,家長可觀察孩子的表情、動作、或想想在過去經驗中是否遇到什麼難題,沒被了解、沒即時收到幫忙,或因不懂表達而沒提出請求,因此在遊戲過程有挫折經驗,沒辦法解決就選擇逃避。走過孩子的心路歷程後,同理他的感受就很重要了,這讓孩子覺得家長與他站在同一陣線,並可理解他的情緒,讓孩子知道自己是被了解的,而不至於需要用更激烈或消極的方式,如:大叫、逃避表達自己需要被關注,同理後再問是否需要協助,或引導他與我們溝通玩法的改變。

孩子的情緒表現與環境引導息息相關,在孩子身邊當個情緒穩定的大人,讓孩子看看如何是被鼓勵、被期待的情緒表現,也讓孩子從自己喜歡的遊戲中,學習如何表現出適切情緒行為,察覺孩子自我控制的潛力,並鼓勵進步所在,讓孩子在玩中成長,並肯定自己。

若能善用遊戲做為媒介,除了可以幫助孩子更會玩,也能從中引導表達想法、情緒察覺、調適及應對,讓孩子能更加快樂成長。我們在與孩子一同遊戲過程更加了解孩子,也能增進彼此的親子關係,從遊戲中教出好情緒。(畢翠絲/綜合報導)

請支持風向新聞,在愛中竭力追求真理,重視媒體對家庭及年輕人的影響。♡ 捐款連結:http://lovecom.org/donate

喜歡這篇新聞嗎?分享給您的朋友吧!

 

 

 

愛傳協會(02-2369-1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