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施打肉毒桿菌素 大幅改善中風後肌肉痙攣

[adrotate banner="32"]

腦中風是造成人口死亡與失能的主因之一,衛生福利部104年國人十大死因統計顯示,腦血管疾病為國人10大死因第3位,一共奪走11,169條寶貴的性命,等同於平均每47分鐘就有1人死於腦中風。腦中風經常造成失能的後遺症,是我國成人殘障的主因之一,肉毒桿菌素是治療中風後肌肉痙攣的新趨勢,注射後能得到很好的功能改善,可增進手指、手腕的關節活動度,改善手功能等,再搭配復健,能大幅改善患者及生活品質。

現年42歲的許先生,兩年前在工作時,突然感到一陣頭昏目眩,趕緊到診所就醫,不過到了診所卻無法下計程車,就直接再被送往醫院急救,才知道不僅是高血壓作祟,而是腦出血,家中頓失經濟支柱;當時許太太除了要照顧三個小朋友,還得照顧當時才40歲卻無法自理的先生,更是要一肩扛起家計。所幸透過健保申請施打肉毒桿菌素治療,患側肌肉痙攣及疼痛減緩,讓許先生重燃希望,開始積極復健,目前已經過五次療程,狀況好轉許多。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神經內科吳逸如醫師表示,腦中風經常造成失能的後遺症。(圖片提供:台灣動作障礙學會)

64歲的蕭先生,腦中風前身體一直很健壯,時常冬天還穿著短袖都不怕冷,常常被戲稱勇的像一頭牛,16年前的過年前蕭先生下班返家洗完澡後要用餐時,手突然無法正常使用筷子,連菜都夾不起,到附近診後就因腦出血而昏倒。經過努力復健,近年又以肉毒桿菌素治療,讓蕭先生狀況越來越好。

腦中風後遺症 語言困難及肢體癱瘓

大部分的腦中風患者就算度過危險期,日後仍會有語言困難及肢體癱瘓的問題,無法完全復原,對於醫療照護系統及家屬生活的影響與負擔,遠比起其他慢性疾病來得嚴重。林口長庚紀念醫院神經內科吳逸如醫師表示,現在社會競爭大,壓力愈來愈大,加上飲食過於精緻、運動不足,腦中風年齡層有逐年下降的趨勢,且經常造成失能的後遺症,是我國成人殘障的主因之一。

腦中風分為缺血型與出血型,前者為腦血管阻塞,導致腦細胞缺血,後者則因腦血管破裂,血液流入腦組織形成血塊,壓迫腦組織。大部分都屬缺血型為多,在中風前並無太大明顯症狀,主要原因除了三高未控制良好,不良的生活習慣,如抽菸、飲酒及肥胖等外在因素之外,年齡也是腦中風危險因子之一,55歲以後每增加10歲,其發生率則倍增,而死亡率亦隨著年齡的增加而遞增;此外有家族史及曾經中風過、心肌梗塞的患者,都是高風險族群。

治療中風後痙攣 局部施打肉毒桿菌素

吳逸如醫師說,許多患者在中風後常會出現半邊無力的現象,雖然肌肉的力量會隨病況穩定後逐漸恢復,但仍因肌肉張力的增加,有些患者會出現肌肉痙攣的症狀,原因在於腦部運動神經受損導致,因此患者無法正常控制肌肉活動。肌肉痙攣不僅會影響運動功能,導致手腳活動緩慢,容易跌倒,甚至會使關節僵硬而變形,伸展困難,手掌攣縮無法張開。除了無法自理生活,連清理或穿衣服都需強行將僵硬彎曲的關節拉開,增加患者疼痛感,且常因無法清理完全,造成皮膚潰爛、感染。若無積極治療、復健,可能終身癱在床上,倚靠他人照顧生活,造成照護者的長期壓力。

治療中風後痙攣的方法,目前還是以給予口服藥物-肌肉鬆弛劑為主,但常出現嗜睡、口渴等副作用,也因為容易精神不濟,所以常常會影響患者復健;近年來已逐漸採用肉毒桿菌素注射肌肉治療,可以針對局部施打,改善肌肉痙攣症狀的時間長達3到6個月,且可重複施打。在接受肉毒桿菌素肌肉注射之前不須作特別的準備,注射後不適感輕微,注射後約三至五天就逐漸發揮作用。

許多患者在施打肉毒桿菌素後,可放鬆目標肌肉,讓患者更有信心配合復健。(圖片提供:台灣動作障礙學會)

由於肉毒桿菌素費用較為昂貴,健保局所給付的藥物劑量有限,目前健保針對成人中風後之上肢肌肉痙攣的患者,年齡在20歲以上。中風發生後,經復健輔具或藥物治療至少6個月以上仍有手臂痙攣影響其日常活動(如飲食、衛生、穿衣等),且痙攣程度顯著者、在區域級(含)以上教學醫院之專科醫師評估,適合者送健保局審查,核可後能大幅降低患者及家屬的經濟負擔;而在臨床上,許多患者在施打肉毒桿菌素後,可放鬆目標肌肉,讓患者更有信心,配合復健。

面對腦中風,預防勝於治療,除了將三高控制好之外,也必須遠離外在因素的危險因子,例如改變飲食習慣及屏除不良的生活習慣。若不幸發生中風,甚至出現相關後遺症,也千萬不要灰心,調整心態、積極面對。現今醫療進步,許多病症都能透過治療,得到改善或控制。如前述肉毒桿菌素已成為治療中風後肌肉痙攣的新趨勢,注射後能得到很好的功能改善,可以增進手指、手腕的關節活動度,改善手功能等,再搭配復健,能大幅改善患者及生活品質。(畢翠絲/綜合報導)


喜歡這篇新聞嗎?分享給您的朋友吧!

 

 

愛傳協會(02-2369-1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