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新突破!耶穌墳墓「石穴門」內部 明春可望修復完成

[adrotate banner="32"]

聖經考古又有重大突破!考古學家日前修復位於耶路撒冷聖墓教堂內的耶穌墳墓的「石穴門」,有望讓墓穴內部重見天日。此消息曝光已吸引大批教徒前往朝聖。目前由世界文化遺產基金會(The World Monuments Fund)進行工程,預計明年春天完成。

根據基督教《聖經》記載,耶穌在公元33年被羅馬政府釘在十字架上後,便抬到了石灰洞內安葬,墓穴大門則是以滾動的石灰石固定住。三日後,幾位前往墓穴哀悼的婦女發現大石滾開且洞穴內不見屍體,相信耶穌已從死裡復活。

「聖墓教堂」(Church of the Holy Sepulchre)也被稱為復活教堂,位於以列色耶路撒冷老城區內。據悉,聖墓教堂有兩項重大遺址,包含當年耶穌被釘死的各各他及其墓穴,從第四紀起就開放給四面而來的教徒朝聖。不過墓穴內部結構始終是個謎。

聖墓教堂外觀,從西元第四紀開始許多教徒每年均來此朝聖。(照片摘自skepticism)
聖墓教堂外觀,從西元第四紀開始許多教徒每年均來此朝聖。(照片摘自skepticism)
聖墓教堂內其一遺址為耶穌墓穴,目前僅開放參觀外觀不得入內。(照片摘自ytimg)
聖墓教堂內其一遺址為耶穌墓穴,目前僅開放參觀外觀不得入內。(照片摘自ytimg)

在考古學家及科學家的努力下,墓穴石門已逐漸修復中。上週《國家地理雜誌》科學家證實,耶穌墓穴門由大理石覆蓋其上。「如果去除大理石板,粗估墓穴約有5乘3英呎大小。」參與考古工程的首席科學安東尼(Antonia Moropoulou)說。

據專家表示,墓穴內的結構是「小房子」(edicule, 拉丁語)佈局,也就是耶穌時代常見的獨立墓室,內部空間寬敞,四周石壁鑿出拱形凹槽(arcosolium, 拉丁語),作用類似工作台。不過「小房子」內部結構曾在西元1808年的一場大火中遭到破壞,1810年前已重建過四次,最後一次是由希臘東正教會出資重建。

考古學家認為墓穴內部的架構為(照片摘自antiquemapsandprints)
考古學家認為墓穴內部的架構為「小房子」內部寬敞。(照片摘自antiquemapsandprints)

目前有50名考古學家及科學家參與修復工程,資金由約旦國王阿卜杜拉(Abdullah)及大西洋唱片共同創始人哈特根(Ahmet Ertegun)遺孀贊助,基督教會也承諾將提供資金。工程在世界文化遺產基金會(The World Monuments Fund)的監督下,預計於明年春天完成。不過,未來是否會開放朝聖者進入墓穴,目前還沒有進一步的聲明。(謝婷婷/綜合外電報導)


喜歡這篇新聞嗎?分享給您的朋友吧!

 

愛傳協會(02-2369-1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