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治文山要聞

〈地方人物誌|里長篇〉走在世代新舊交替之間明義里長仇世屏,上千次實地走訪,看見需要,解決問題

[adrotate banner="32"]

您知道木柵有個明義里嗎?許多人可能會搖頭;但,若是跟您說,木柵有一塊地方近年蓋了好幾棟興隆公宅,燦然一新,您可能會恍然大悟:「哦,就是原本曾有許多弱勢家庭跟低收入戶的安康平宅那邊嗎?」

是的,位於文山區(昔稱木柵)的明義里正是這樣一個新舊交替、世代更迭的地方。早在民國39年時的木柵鄉,於1968年併入臺北市改為木柵區,1990年再和景美合併稱為「文山區」。明義里目前有4730多人口(男性2,243人;女性:2,487 人),土地面積為0.1777平方公里,總戶數約有1882多戶(以上資料根據仇世屏里長提供,台北市文山區民國109年3月統計表)。

位於明義里轄區內的安康平宅,是民國64年政府為了安頓台北市的貧民,將之大規模遷移到木柵馬明潭的大片公墓區,興建了1,020戶,稱為「安康社區」,是全國規模最大的平價住宅。當年,許多流離失所的越南難民華僑也被安置在這地,該區於是被稱為「台北市最後的貧民窟」。據報導,當地社工披露這這地由於住民複雜加上貧窮,導致這區的疾病、家暴、性侵、聚賭、毒品、酗酒、精神疾病問題等居高不下,不僅鄰近居民走避,社工奔勞無助,這區許多高風險家庭更是令歷任里長感到頭痛棘手。

(上、下圖)仇世屏里長帶我們實地走訪安康平宅跟興隆公宅二期工地,在新舊交替僅一巷之隔,令人格外感觸。(圖:風向新聞攝影)
興隆公宅的新穎時尚對比安康平宅的矮小老舊,格外顯出時代的更迭。(圖/風向新聞攝影)
安康平宅的每一戶、每一位居民都認得仇里長,里長也都一一喊出他們的名字,並且比居民更先一步想到他們的需要。(圖:風向新聞攝影)
若不是仇世屏里長帶記者們親訪安康平宅,實在很難想像,在台北市裡還有生活得那麼辛苦的弱勢精障、老病家庭。(圖:風向新聞拍攝)

實地走訪,苦民所苦,看見需要

現任里長仇世屏熱心帶風向記者們實地走訪安康平宅,步行在興隆公宅二期工地與安康平宅的共用小巷內,格外令人感受到新與舊的視覺衝擊。

巷道左側,公地圍籬張貼著未來建物的高聳新穎,一張張照片展示著屋內的漂亮完備。巷道右側,看到的是一整排、四層樓洗石子建物的老舊,鐵窗上還不時出現晾著襪子、老人小孩衣物,透天的騎樓間有一把斑駁的藤椅,屋內偶而傳出老人可能為關節疼痛所苦的呻吟聲,看著明亮陽光灑在門上,格外感受到一種老去的淒涼。

「這裡就是安康平宅,裡面住著的多半是弱勢家庭跟低收入戶。」仇里長帶我們轉入某幾戶的屋內,熟悉地喊著每一間住戶的名字,問候老人們的各種身體狀況,顯然聊若指掌。

面對住宅內垃圾滿地的混亂場景,他不皺眉;聞到住戶或患者身上偶而飄出的油膩體味或刺鼻藥味,他也不在意。仇里長一一和住戶們近距離問安,發現有住民無力整理的髒亂問題,他用尊重的口吻,詢問住民是否願意里辦公室派志工來幫忙清理房屋?彷彿那是他的天職,他們是他的責任,他們是他的家人。

這時,記者想起在里辦公室訪談時,巧遇一位晃進來的志工大哥指著仇里長說:「我爸爸當年的事(指過世後的喪事),都是他一手幫忙的,那時候他還沒當上里長哩!」仇世屏里長聽了,倒是愣了一下:「有嗎?」志工笑著說:「對啊,你自己都忘了厚!所以這些年我才會在這裡一直當志工,跟著你一起服務大家啊。」

記者查找了資料,發現仇世屏里長是在103年接手老里長的職務,104年、105年的連續兩年之間,這位新科里長立刻面對兩個大案:一個是「萬善堂遷移」,另一則是「安康垃圾轉運站」,這兩個都是涉及大規模的案子,仇世屏上任卻接連處理、完整解決。他,是怎麼辦到的?

仇世屏多年來習慣騎著腳踏車,大街小巷四處走訪,親眼察看服務對象的各種需要。(圖:風向新聞攝影)

幾次人生急轉彎,造就這位騎鐵馬四處查訪的溫柔悍將

仇世屏里長,58年次,出身軍隊行伍,但個頭不高也不魁武。眼睛時常笑瞇瞇的,聊到關鍵點上,雙眼一開便湛然有神。說話溫和,然而民國104年他幫弱勢里民站立在當紅市長柯文哲及各大媒體面前發聲時,卻是資料充分、據理力爭且氣場十足。臉上透著文人氣質,但雙臂雙腿都隔衣鼓起,宛如武俠小說裡的功夫高手,那是仇世屏多年來習慣騎著鐵馬,四處尋訪鍛鍊的體魄。

從小在台北出生,幼時舉家搬遷到新竹的仇世屏,直到考進中正理工學院(2000年併入國防大學,改名為國防大學中正理工學院)。這才離開度過十多年成長歲月的新竹,重回台北。這位商人之子,自嘲從小跟課業不太熟;身為家中五個孩子的老么,卻毅然用報考軍校來告別青春。下部隊、守海防,當同僚都在體系中熬三條槓和星星梅花的時候,他毅然選擇離開軍中、到高中擔任教官,轉職教育界。

做了五年教官,好不容易從處理太保鬥毆打群架的私立高職離開,轉進穩定好帶的公立學校時,仇世屏卻決定申請退伍。之後他接受老同袍的邀請,到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的榮民服務處,出任沒有薪水的社區服務組長,服務那群曾對社會國家有功勞,卻漸漸被社會政府遺忘了老榮民們。而且,他雖然是志工職、沒有薪水,但他卻大街小巷騎鐵馬,在短短數月內走訪一千多戶榮民,幫老榮民們解決各種生活環境、人生處境等大小問題。也許,正是這樣很會發掘問題,發現了又無法不解決的公義個性,無形中奠定了日後出任里長的基礎。

103年,仇世屏毅然決定投身里長選舉,意外地擊敗了好名望的資深里長,贏得明義里民的選票,直到如今邁進第二任。

這一連串的轉折,好像不合常理又好似很有抱負。究竟,這樣的人生急轉彎,是出自怎樣的信念?

許多明義里志工跟著仇世屏里長一起努力改善家園環境。(圖:翻攝自明義里臉書粉絲頁)

一舉雙榜題名,卻做了極少數的選擇:捨金飯碗投身教職

「我在民國90年考取兩個國家等級的大考:一個是公務人員資格,另一則是軍訓教官甄選。」仇世屏娓娓道來。前者在當年是金飯碗;後者的教官甄選才是難得,一來各校教官職幾乎遇缺不補,再來報名資格很嚴謹,必須達到連續3年考績甲等,智力測驗100分以上的條件。自嘲從小跟課本不熟的仇世屏,一舉在兩大金榜雙雙題名。這下,這位雙料狀元會做出怎樣的選擇呢?

「我選擇去當教官。」仇世屏在接受訪談時,特別先提到一位令他終生難忘的人。「國中時期我很不會讀書,差不多是放牛班的那個等級。國三下學期,我遇見一位代課老師,她對我的人生產生了啟發。在求學過程中能夠遇到這樣一位老師,真的能夠改變一個人的一生。」在仇世屏口中,這位代課老師用說理代替說教,用鼓勵取代藤條,反倒擊中了仇世屏的內心深處,他整個翻轉,在最後半年力拚聯考,用半年努力考進了公立高中。

在日後人生的轉彎處,關鍵時刻,這位老師的影響力推動著仇世屏,他的選擇不是前途的發展,也並非仕途的安逸;而是,哪個工作能夠改變他人、幫助別人,帶給人正面影響力,甚至帶來翻轉,他就義無反顧,勇往直前「做對的選擇,做對的事。」

也因此,早就具備公務人員資格的仇世屏,歷經各種辛勞,這才在102年決心投身選舉,並且在103年選上明義里里長,這個無薪給卻要面對處理大小事務的吃力角色。上任前兩年,他接連遇見兩大挑戰:一個是「萬善堂大規模遷移」,另一則是「安康垃圾轉運站」的問題。前者圓滿解決,讓地方百姓跟市政府都雙贏;後者更強,仇世屏不惜凌晨爬高,拍下空中俯瞰照來證明情況的嚴重性,努力奔走一年,結果是該垃圾轉運站整個撤除,讓長年被惡臭所苦的周邊居民終於可以開窗呼吸,歡呼叫好,詳參另篇報導惡臭夢魘的消散/文山垃圾轉運場背後不為人知的故事

這張空拍圖是仇世屏里長清晨特地起早攀高拍攝的,許多人看見這張照片才驚覺台北市竟然還有某一區的市民生活在巨大垃圾堆惡臭中過日子,也開啟了「安康垃圾轉運站」撤除的契機。(圖:仇世屏里長提供)

幫里民爭權益、謀福利的時候,是個鐵漢子的仇世屏,在面對里民時卻是個善用萌力量的溫柔里長。(圖:左圖翻攝自明義里辦公室臉書;右圖為風向新聞攝影)

看見別人看不見的需要,解決多年的難題,為里民奮力往前

邁進第二任,仇世屏多年來用實地走訪、看見需要和解決問題來回饋里民的支持擁載,橫跨數個里的木柵公園也從不受歡迎的陰暗之地,搖身變成賞螢打卡據點。

面對未來,還有很多挑戰,近幾年來,市政府推動社會公宅的建設,明義里原本僅有1500戶左右,如今卻面對新興公宅造成人口成長幅度高達260%的暴增情形,成為全台本市公宅密度最高的里,對於這些公宅帶來的人口移入、交通規劃、社福設施、活動空間以及公宅周邊景觀未隨之改善的環境問題,都是仇世屏所高度關注及正面臨的挑戰。

仇世屏繼續騎鐵馬尋訪視察,除了新興公宅,他的眼光也持續關注在與二期公宅僅有一巷之隔的安康平宅。之後,這個貧苦之地的百姓居民將會如何發展?非常值得關心。

一個里長能夠為地方做很多事,也可能有機會改變人的生活與生命。這是明義里近年的故事,風向新聞將會持續報導這些地方上的人,地方上的大小故事。他們很真實地就在你我的生活中……。(張詠幗/採訪報導)

 

愛傳協會(02-2369-1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