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劉炯朗 : 現行考試制度下 台灣學生怎麼了?

[adrotate banner="32"]

圖片來源: 翻攝flickr

生活中心/摘錄整理

日前曾任清大校長的劉炯朗先生和知名廣播電視主持人唐湘龍先生,在台北國際書展,就《公民課該學的事:從自己出發,和社會好好相處》一書深入對談。劉炯朗於現場表示:「關於現行考試制度及其導引而形成的教育方法所培養出的年輕人特質,我已經講過幾個正面的特質,接下來也看看有哪些不盡理想的地方。」

第一、目前的考試制度將學生的知識視野局限成非常片面和狹窄,知識是相通、相關連的,但是,不考不教的做法硬是切斷了這些關連。

我聽過一個例子,國中教三角函數時,老師只教sine(sin)、cosine(cos) 和tangent(tan) 這三個函數,另外三個函數cotangent(cot)、secant(sec)、cosecant(csc),因為不考,所以就不教了。片面和狹窄的知識不但大大減低了功用,更大大減少了追求新知的樂趣,甚至是危險的。

一綱一本的原則只能應用在高中生的學測,到了大學、進了研究所是多綱多本,踏進了社會是無綱無本,而且考試是隨時抽考沒有預警的。在浩瀚的知識裡,只看到孤立的「點」,就容易困陷在微枝末節上,看不到大方向,無法建立開天闢地的格局,套一個功利的說法,也就成不了大名、拿不到諾貝爾獎了。推而廣之,做人做事也難免缺乏宏觀、做大事、立大功的氣魄了。「坐井觀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其所見小也。」這正是孟子說的「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了。

一綱一本的原則只能應用在高中生的學測,到了大學、進了研究所是多綱多本,踏進了社會是無綱無本。
劉炯明表示,一綱一本的原則只能應用在高中生的學測,到了大學、進了研究所是多綱多本,踏進了社會是無綱無本。

第二、目前的考試制度養成了學生「任何題目都只有一個標準答案」的心態,是非題和選擇題都沒有任何討論空間。

但在廣大的學術領域裡,不單是哲學、文學和社會學這些領域,即使在精準的科學裡,許多問題或者根本沒有答案,或者會有好幾個答案,不能迷信單一的標準答案。

幾百年以前,物理學家就一直在探討到底是應該先用波動還是用粒子的模型來描述?目前的答案是光波和光粒子兩個模型是並存的。

更何況推廣到社會上,在企業經營裡,更不可能有絕對正確、唯一的標準答案。過分相信單一的標準答案,因而不去尋找其他可能的答案,也會形成不容許或否定別人、別的答案可能存在的偏頗心理,做學問也好,做人做事也好,都必須有廣闊的胸襟。

test-986769_960_720
目前的考試制度養成了學生「任何題目都只有一個標準答案」的心態,是非題、選擇題都一樣。

第三、目前的考試制度養成了學生只追求短期結果的心態,反而忘記、甚至不知道長遠的目標是什麼。

許多學生將學習的過程看成只不過是一連串的考試,學習的目標只是把下一次考試考好,只在學測和基測前好好衝刺。我遇過幾個書讀得很好的學生,他們努力的目標似乎就是進建中、進臺大醫學系,也有幾位因為幾分之差,沒有進入醫學系而沮喪。

他們沒有詳細思考過進建中、進臺大的目的,甚至覺得沒有思考這個問題的必要,這的確和古代科舉制度裡狀元是唯一的目標相似。我在報紙看到一則報導:有一位基測分數可以進建中的學生選擇不到建中報到,報導強調錄取建中而放棄報到是四年來的首例,甚至被認為有點可惜。

我查了一下當時的北北基聯合基測結果,建國中學、北一女、師大附中、中山女中、板橋高中、大安高工的最低錄取分數,在四百多分裡相差最多只有二十分,那是五%的差別而已。對一個學生受教育的長遠目標來看,這怎麼可能有何分別?

美國教育制度的重大優點是在教育的過程裡有許多第二次機會,更重要的是學生和家長也相信第二次機會存在,進不了最好的國中,還是有可能進非常好的高中,進不了明星高中,大學還是有可能進名校,大學進不了名校,還是可以進頂尖的研究所。我們要將目標看得遠,要相信在求學和事業的過程裡,是充滿了第二次機會的。

第四、目前的考試制度側重強記而輕忽理解,考試題目往往缺乏深入理解的必要,更缺少導引、申論的空間。

在七十至一百分鐘的考試時間裡,做五、六十道選擇題,把標準答案塞在腦子裡,考試時再從腦子裡複製出來,是必勝的祕訣。我認為理化、數學的結果不需要死背,可是大家偏偏努力去背,因為考試要考;我認為文學詩詞應該背誦,可是大家偏偏都不背,因為考試不會考。

有個同學用下列這種方法牢記三角恆定式:「一塊三毛錢等於四塊三毛錢減去三塊錢」(cos 3x = 4 cos 3x - 3 cos x)。這個方法的確很俏皮、有趣,可是千萬不能當真!我在中學念三角時,老師從來沒有要求我們背這種三角恆定式,我試著動手把恆等式再導一次,幾分鐘就導出來了,很簡單。但是,補習老師會告訴同學在考試的時候不能浪費這幾分鐘時間。而英文「sentimental」這個字常讀成「山東饅頭」來幫助記憶,更只能當成笑話,否則不就成了不折不扣的中式英語了!

第五、由於競爭非常激烈,學測要得滿級分,基測要得PR值九十九,根本沒有錯誤的空間。

一般的說法是,要想進入建中或者北一女,基測每科五、六十道題裡,最多只能答錯一題。用這樣的考試結果來判斷學生的能力,最後培養出來的往往是小心翼翼、四平八穩、不輕易犯錯的學生,但也培養出不敢犯錯、不敢冒險的學生。

我常聽在科學園區高科技公司任職的朋友說,我們教育出來的工程師可靠、認真,但創新不足,原因之一就是他們不敢犯錯誤。還有,在激烈競爭的考試制度下,形成了斤斤計較、錙銖必較的心態。

很多同學在準備學測時會背到「六銖為一錙,四錙為一兩,十六兩為一斤」,斤斤計較的心態也會反映在做人做事的態度上,就是拿不起、放不下。

第六、補習制度會嚴重剝奪學生的獨立學習。

很多同學缺少獨自鑽研的經驗和訓練,覺得不懂時請教補習老師就好了。我曾聽到有些進入臺、清、交名校的學生,念大一物理和大一微積分時,還回去找補習老師。也許這是特殊情形之下的個案,但也顯示出培養獨立學習、獨立思考的能力,可以說是教育最重要的目的,當我們強調創新和終身學習的重要性時,必須知道創新和終身學習的能力主要是來自獨立學習的能力。

臺灣教育制度下的學生,從讀書的方法到做研究的能力,甚至到做事處世的態度和方式,都可能受到考試制度的影響。不過,平心而論,年輕人的特質是受到整個教育制度、家庭教育和社會大環境的整體影響,若把帳都算在考試制度上,無論是把考試看成能治百病的良方,或者是一切過失的源頭,都是不必要的。

看完這些歸納,倒不如將它看成無論在什麼考試制度和教育方法之下,年輕人應該擁有的優點以及應該避免的習慣和特質,用來提醒我們自己,那就可以了。

(本文轉載自時報出版《公民課該學的事:從自己出發,和社會好好相處》一書,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aukydsasda
書名:《公民課該學的事:從自己出發,和社會好好相處》
作者:劉炯朗
出版社:時報出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分享給朋友吧!

隨時收到優質清新的好文章,請按讚和加入 Line 生活圈!

好友人數


若您願意支持 Kairos 風向新聞的媒體工作,請點擊我要捐款,以實際行動來贊助,讓我們可以提供更多更優質的新聞。
線上捐款


歡迎各界投稿,本網站保有刪修權,無稿酬;來信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方式。

愛傳協會(02-2369-1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