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要聞

「居禮夫人」、「穿裙子的男孩」事件 點出台灣性別平權矯枉過正、無限上綱

[adrotate banner="32"]

教育部日前召開課審大會,有委員建議檢討「居禮夫人」的譯名,應改為她的全名,教育部最後收回更改的想法,但已引發各界議論。

一位屬名「PAUL」的工程人員撰文《居禮夫人與穿裙子的男孩》投書指出,話說九月十六日會議當天,一名在我國性別平等教育居重要席位的學者,為了將在自然課綱融入性別議題,建議將兩名研究DNA有貢獻的女姓科學家納入,且First name 和Last name並列,以彰顯完整身份,不要只冠夫姓或或改夫姓後的姓氏,另一位委員接著建議,居禮夫人也要以全名Maria Skłodowska-Curie(瑪麗亞‧斯克沃多夫斯卡 居禮),而不是只有「居禮」。會中投票通過此案後,教育部又宣稱不改,因惹議太大。

文章寫道,居禮夫人祖籍波蘭,嫁做法國婦人,她與丈夫皮耶‧居里(Pierre Curie)「發現了鐳和釙,提純鐳並研究鐳的性質」,1903年獲頒諾貝爾獎。當時,科學界對女性科學家仍持懷疑,本不想提名居禮夫人,居禮先生獲悉後嚴正抗議,「如果不提名我妻子,那也不用提名我。」居禮夫婦同心同行,亦同時獲獎。

文章也說,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居禮夫人所設計名為「小居禮」的放射線治療車,及利用鐳的放射來治療惡性腫瘤的「居禮療法」,救活了上百萬人。她生前,在法國及波蘭兩地創辦「居禮研究所」,顯然,居禮夫人也遵循夫婿母國法國文化「冠夫姓」。

文章提及,她的偉大不凡,不僅在科學成就,更源於她的平凡,在家她是乖女兒,婚後為人妻母,照樣燒飯燒菜。各地為紀念她而立的研究單位、獎學金、博物館,她女兒為她寫的傳記,均以「居禮夫人」為名,她在波蘭的故居今為「居禮夫人」博物館。科學界則以 Ci作為放射性強度的單位、化學元素鋦(Curium, Cm, 96),來紀念居禮夫婦。

該篇文章作者也說,台灣性別平權的大步走,大家有目共睹,但若「進步」到連居禮夫人都不准冠夫姓,完全無視於法國冠夫性文化、國際間或科學界以夫人(Madame)來尊榮傑出女姓,那真是教人氣傻,台灣性別平權是否玩過了頭,玩到了矯枉過正、無限上綱的地步。

莫怪,不少有識者反問,「冠夫姓,就比較不平權、不幸福嗎?」這個問題,居禮夫人百年前就給了答案,「家族的人互相連繫在一起,才真正是這個人世唯一的幸福。」不用懷疑,居禮夫人說的家族,她一生已顯明,就是指自己的家庭、夫家及娘家。

另一樁「性別」爭議,是「穿裙子的男孩」事件。九月中旬一位媽媽發現龍安國小廁所貼上推薦給15歲(國中生)孩子看的「穿裙子的男孩」海報,向學校反映「不適齡」,校方將故事書下架(現已上架)。此事曝光後,媒體及網民議論隨即朝著「變裝僻、跨性別、作自己」打轉,另一國小男校長還趁勢穿上裙子力挺。

文章說,這番「性別平等」聲浪,幾乎淹沒了「穿裙子的男孩」主人翁、父母異離的12歲男孩內心最深層的吶喊:「我思念媽媽」,他穿上裙子,是他對母親的失去及需要未被聽見也未獲幫助下,而轉化出的行為。這本書反映了破碎家庭、家庭功能不彰的孩子們對父母的基本渴望及所處困境。

該投書也提到,在離婚率高居亞洲第一的台灣社會中,這本書給了很重要的提醒,但校方海報內容、男校長穿裙子及網民議論,單單旋繞在「變裝就是作自己」,對小男孩的求救訊號形同眼盲般,很令人憂心。更麻煩的是,教育現場力挺「支持男扮女裝、做不一樣的自己」的性平教育裡,沒有一個角落關注到「性別認同問題、跨性別意識」對孩子的危險性。

日前,美國兒科學會公布,從2012到2015年間至六百名的11到19歲青少年資料,調查六種性別認同(女性、男性、男跨女、女跨男、非專屬男、非專屬女)群體的自殺行為發生率,發現將近14%有一次的自殺企圖,其中女跨男的青少年的自殺未遂率最高(50.8%),其次為非專屬男或女的青少年(41.8%),研究顯示,跨性別青少年有較高的自殺傾向。

以上兩件事,給台灣上了兩堂性平教育課,一是居禮夫人的偉大,並不是靠著女伴男裝、或不冠夫姓等努力打破性別刻板印象,而是扮演好生命中的每一個女性的角色,二是「穿裙子的男孩」面對的是失去母親的難題,不是變裝作自己就有解,尤其歐美研究已提醒,跨性別意識型態對青少年具有危險性。(李遊博/綜合報導)

在愛中竭力追求真理,重視媒體對家庭及年輕人的影響。支持風向新聞,♡ 捐款連結:

http://lovecom.org/donate

喜歡這篇新聞嗎?分享給您的朋友吧!

好友人數

 

愛傳協會(02-2369-1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