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要聞

葉永鋕逝世18週年》不要再有下一個葉永鋕!校園霸凌防制有賴品格教育和家長參與

[adrotate banner="32"]

今天(4/20)是葉永鋕的忌日。同志教育推動者常對外宣稱,葉永鋕逝世是因為同志教育沒落實。他們認為,校園霸凌的解決方案就是推廣同志教育,但同志教育所衍生的不適齡性平教材問題,令許多家長憂心忡忡,甚至有家長團體喊出「以品格教育取代同志教育」的訴求。另一方面,教育工作者認為,霸凌現象不適合簡化為性平事件,因為霸凌原因相當複雜。若要杜絕校園霸凌,民間團體和家長團體認為,應該從「品格教育」著手,並從家庭主流化的觀點出發,鼓勵家長參與參與子女的品格教育。

葉永鋕事件的來龍去脈

2000年4月20日初夏上午,屏東縣高樹國中國三學生葉永鋕,在音樂課下課前五分鐘舉手,跟老師報告去廁所尿尿,沒想到他從此一去不返。葉永鋕被同學發現倒在廁所血泊中,褲子拉鍊還來不及拉上,四肢抖動抽搐,表情痛苦。葉永鋕先被送入同慶醫院,葉媽媽見永鋕情形未改善,決定轉院到屏東基督教醫院。轉院同時,訓導主任卻跟校長報告葉永鋕已無大礙,校長指示生教組長指揮學生沖洗廁所血跡,使案發現場遭到破壞。隔天(21日)凌晨,葉永鋕顱內出血嚴重,不治身亡,結束他那短暫的15年人生。

葉永鋕的死因眾說紛紜,加護病房主治醫師孔令璋認為,葉永鋕的死因並不單純,他的大腦像是豆腐摔到地上去,碎得嚴重,這是「外力撞擊」才會出現的傷害。言下之意,葉永鋕的暈倒受傷的機率非常小。但法院判決卻認為葉永鋕的死因是「迷走神經性昏厥倒地」,這樣的判決結果令葉媽媽難以接受。法律學者則批評,法院判決只聚焦在校方管理設備有疏失,卻對葉永鋕被霸凌的處境隻字不提。

案發前,葉永鋕曾給媽媽留紙條:「媽媽救我,學校有人要打我。」葉媽媽多次向校方抗議,但教職人員卻嫌他們找麻煩。葉永鋕生前常被同學強行脫褲,驗明正身是男是女、在馬路上被學弟罰站、被迫幫中輟生寫作業、上下學路上被揍、遭遇人身安全威脅。連平常上廁所的時候,同學常從後面踢他屁股、揍他、脫他褲子。被霸凌的校園環境使葉永鋕養成一套特殊的如廁模式,為了避開會欺負人的學生,葉永鋕都趁上課後或下課前如廁,或去女廁、教職員廁所。當葉媽媽在整理遺物過程才得知真相,她詫異兒子「沒有尿尿的人權!」

性平教育委員定調葉永鋕事件是性別案件  影響教育政策方向   

案發不久,教育部「兩性平等教育委員會」主動提起調查,由紀惠容、王麗容、蘇芊玲、畢恆達等性別領域的專家學者組成調查小組,他們的調查報告將本案定調為與校園「性別」歧視和暴力相關的案件。小組成員畢恆達教授指出,不論葉永鋕是滑倒或被傷害致死,「同學的性別刻板印象、學校處理不當與介入不足」,都是造成「死亡的間接性原因」,「都和他的性別特質發展沒有獲得應有的學校適當對待、同學接納和教育行政體系的關注有關」。

調查報告做出後,「兩性平等教育委員會」將教育政策重點從「兩性教育」正式轉型為「多元性別教育」,並將委員會名稱更名為「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此外,葉永鋕事件調查小組成員蘇芊玲教授,當時是教育部委託的「訂定兩性平等教育法草案」研究團隊成員,因著葉永鋕事件的發生,研究團隊於2000年底建議教育部將尚未公布的《兩性平等教育法》更名為《性別平等教育法》。

2004年3月,臺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婦女新知基金會等同運團體成立「性別平等教育法民間推動聯盟」,向立法院展開遊說施壓的行動。6月,《性別平等教育法》正式三讀通過,法律明定「學校應提供性別平等之學習環境,建立安全之校園空間。」立法說明提到葉永鋕事件:「民國八十九年南部某國中所發生之學生瘁死廁所一案,顯示國中校園對具女性化傾向之男學生充滿敵意,不僅嚴重損及其學習權,甚至危害了更基本之人身安全及生命權。」

雖然葉永鋕事件使校園安全獲得輿論關注,促使政府修法保障陰柔性別氣質學生的就學環境,但同運人士卻以此為契機(縱使葉永鋕生前沒說他有同性戀傾向),將「多元性別」和「同性戀運動」的意識型態置入《性別平等教育法》中。2005年,教育部公布的《性別平等教育法施行細則》第13條,更明定「性別平等教育相關課程」應涵蓋「同志教育」課程。而教育政策向多元性別和同志教育傾斜的結果,使得「多元情慾」等不適齡性平教材得到進入校園的合法地位。

霸凌現象原因複雜   葉永鋕事件不應被簡化為性別案件

蘇軾作詩形容山景「橫看成嶺側成峰」,意喻一座山從不同距離、角度看,會呈現出不同的風貌。同理,葉永鋕事件不應被簡化為性別案件,他被霸凌的原因也不適合一概歸因於陰柔的性別氣質,而忽略葉永鋕家庭在社會所處的文化和結構性弱勢,以及屏東當地的文化脈絡。正如《親子天下》編輯部教育組召集人張瀞文精闢指出,「霸凌現象不能只看成『霸凌者』的個人問題,而是整體社會環境、校園文化、家庭結構盤根錯節的『結果』」。

從個人層面以觀,葉永鋕在學校不只是個陰柔少年,他還是升學主義下的弱勢兒。葉媽媽陳君汝女士的口述資料提到,葉永鋕生前功課不好,上課也不專心,而且國小還曾被老師不當體罰。葉媽媽說「我希望老師不要看不起不會讀書的孩子。」「我的小孩比較不會讀書,不過他沒有做錯事呀!」當時葉永鋕夏天熱到中暑,排隊比較晚,老師嫌慢就用籐條揍他,在背上劃下兩道鞭傷;葉永鋕上國中後,葉母曾多次向校方反應霸凌問題,但教職人員反而嫌葉母找麻煩,放任霸凌活動越演越烈。

從校園文化以觀,葉永鋕的校園生活充斥著暴力文化,被霸凌的不只有葉永鋕,其他孩子也同樣活在暴力的恐懼中。「這種暴力事件絕非偶發。」在調查小組成員畢恆達教授所著的〈從葉永鋕的死檢視男性特質-從兩性平等到性別平等:記葉永鋕〉,提到「校園暴力在同學眼中似乎司空見慣」。在葉永鋕死後,國文老師詢問強迫永鋕代抄作業的事情,學生D承認自己有份,下課後,強迫永鋕代抄作業的中輟生,找另一班學生把D叫出去痛打一頓,D被打到鼻青臉腫、血染衣服進教室上課。老師問他發生什麼事,D不敢說,只回:「老師你不要管我,你讓我死了算了。」其他學生也不敢講話,怕被牽連。D事後送醫診治,眼睛縫了五針。

另外,在男同志導演陳俊志所著的〈人間.失格──高樹少年之死〉,有訪談葉永鋕生前最好的朋友是許耀政,陳導演形容許是「木訥的農家子弟」,「他全家人有著跟他一樣沈默木訥的臉」,他家裡客廳「貧窮侷促」,牆壁破落。許耀政告訴陳導演,在永鋕死去的那幾年,他持續鍛鍊身體,他認為「世界不可能改變的,強霸勢必欺凌弱小,他只有讓自己變強,他才不會死去。」由此可見,即使是不具陰柔性別氣質的學生,他們也跟葉永鋕一樣,同樣活在「強欺弱」的困境中。

從社會環境以觀,孕育葉永鋕成長的屏東縣高樹鄉是弱勢家庭偏高的鄉鎮。高樹國中校長指出,學校有一半以上學生來自單親、隔代、低收、中低收等弱勢家庭。高樹鄉的社福團體也提到,本地「弱勢族群太多」,多到服務力有未逮。高樹鄉面臨的挑戰包括就業機會不多,鄉村青壯年人口外移,留下許多孤苦無依的老人。沒人看管的破脆家庭孩子,無心課業、缺乏目標。年輕人就業困難,自殺、酗酒及脫序行為曾出不窮。若不即早教育輔導弱勢兒少,這些孩子「很有可能誤入歧途,成為犯罪的高風險群。」

正如陳俊志導演對高樹社區的觀察:「在一次又一次的訪談中,我知道葉永鋕國中三年來,是被哪些陽剛的男孩歧視欺負。我知道這些陽剛男孩的青春就在無所事事地練八家將,打拳擊中度過。而他們在國中畢業前,早已被高樹地方的角頭網羅。小鎮裡隱隱然有一張細密的黑金暴力網絡交織著。」

若我們單從性別角度評論葉永鋕事件,那些霸凌葉永鋕的孩子永遠只會被當成性別歧視的「加害者」,但當我們用更整全的眼光看這起事故,我們將會發現這群在教育體系自我放逐的「壞孩子」,其實也是台灣社會經濟結構下的「弱勢者」。

綜上,葉永鋕被霸凌不只是因為他有陰柔性別氣質,還有個人特徵、校園文化和社會環境等因素。因此,在檢討校園霸凌問題的時候,我們不應過度放大性別氣質因素,而忽略被霸凌者其他層面的弱勢特徵,或邊緣化其他學生的弱勢處境。

同志教育複製「強欺弱」文化   無法杜絕校園霸凌

葉永鋕的悲劇是同運人士最常拿來提倡「同志教育」的神主牌,他們認為同志教育可以解決學生被霸凌的問題。但是,同志教育適合作為杜絕校園霸凌的解方嗎?

霸凌的本質是「強欺弱」,若要杜絕校園霸凌,應該教育學生「尊重差異」。然而,目前在學校所實施的「同志教育」卻反其道而行,以官方的高度打壓、醜化不同立場者的聲音。

同運人士多年來積極在公部門和學術界攻城掠地,當他們在教育界獲得話語權,就能影響課本和教材的編寫。因此,有多家公民課本對於不贊成同性性行為、同性婚姻的人,貼上「異性戀霸權」和「恐同症」的標籤。課本一方面告訴學生同性戀已經被精神病學去病化,另一方面卻又將不同立場的人疾病化為「恐同症」。弔詭的是,精神醫學根本就不存在「恐同症」這種精神疾病,「恐同症」的濫觴,本質上是發源於同志運動意識型態下的產物。

恐同症
精神醫學不存在「恐同症」這種精神疾病,在同志教育裡,欠缺對於差異(不同立場者)的尊重、接納與包容,課本過於向同運意識型態傾斜,污名不同立場的人有精神疾病(恐同症)。(圖片來源 / 高中《健康與護理》學習單,幼獅,2017出版;圖片後製:沛特羅。)

在同志教育裡,我不僅看不到對於差異(不同立場者)的尊重、接納與包容,我反而看到課本過於向同運意識型態傾斜,控訴主流社會是「霸權」,污名不同立場的人有精神疾病(恐同症),灌輸學生:「只有我是對,跟我意見不同的人都是錯的。」「誰的拳頭大誰就是老大」「只要能掌握話語權,我就可以貼別人標籤、污名醜化意見跟我不一樣的人。」這種污名的作法似曾相似,葉永鋕生前常被同學貼上「娘娘腔」「查甫子」「妹妹」的標籤,在同志教育實施後,雖然標籤的名稱換了,被貼標籤的對象也換了,但貼上標籤的本質卻是相同的。

終究,同志教育在校園建立另一波新興強權,複製「強欺弱」霸凌文化,只是那個「強權」,從過去他們所說的「異性戀霸權」轉型為「同運霸權」。

杜絕校園霸凌   需搭配品格教育和家長參與

資深教育工作者向本報記者表示:「葉永誌因性別特質被霸凌只是一例,校園中有更多人因各種原因理由被霸凌,『家庭失能』才是其背後的關鍵原因,透過性平防止霸凌是見樹不見林。」前立委田秋堇曾說,有些霸凌者在家庭長期受到各式各樣的虐待,在發洩心中怒氣之下,眼中無法看到被霸凌者的痛苦。品格教育推展行動聯盟也指出,施暴者往往來自暴力家庭,或是疏忽「品格教育」的家庭或學校。防止霸凌應從品格教育著手,並加強家庭和學校中的品格教育。

資深教育工作者指出:「葉永誌因性別特質被霸凌只是一例,校園中有更多人因各種原因理由被霸凌,『家庭失能』才是其背後的關鍵原因,透過性平防止霸凌是見樹不見林。」(圖片來源 / Public Domain Pictures)

既然家庭教育對學生的品格發展影響甚鉅,在設計校園霸凌防制政策的時候,更應當從家庭主流化的觀點出發,鼓勵家長參與子女的品格教育。這就是為何教育部頒定的《品德教育促進方案》,將家長和社區參與列為品格教育的推動目標,鼓勵校方與家長團體建立合作夥伴關係。

儘管品格教育如此重要,目前卻面臨被邊緣化的危機。自2004年九年一貫課程全面實施後,「公民與道德」、「生活與倫理」就從校園消失。品格教育從獨立分科改成「融入式」教學,導致品格教育被邊緣化。如果老師不想教或不會教,品格教育就會從課堂上消失,成為升學主義下的犧牲品。

國家教育研究院委託台灣師範大學所做的研究報告〈品德教育融入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之研究〉顯示,多數教育行政人員、教師與家長期盼品德教育能單獨設科,尤其國小階段應設置品德教育相關正式課程。惟因十二年國教已難以再新增課程,只能繼續延用融入式教學的模式。此外,研究報告建議,應將品德教育列為師資培育必修課程、在職教師定期進行品德教育研習增能、成立品德教育教學輔導團等。由此可見,品格教育的成長空間還很大,需要各界的支持與關注。

值得注意的趨勢是,近年來因不當性平教材的爭議,不適齡教材往往出自同志教育(例如高雄有小學老師將保險套和指險套納入小三教學內容),有家長團體喊出「品格教育取代同志教育」的呼聲,使得品格教育的重要性再次浮上輿論檯面。

同志教育
高市港和國小教師劉育豪,於小學三年級課程介紹保險套和指險套,並講解用於男男、女女間的性行為,其教學內容經媒體披露,引發同志教育不適齡的爭議。(圖片來源 / 翻攝自網路)

高雄市監督不當教材家長聯盟(高雄市家長聯盟前身)訴求「恢復品格教育、不當教材退出校園、建立家長監督機制」。聯盟發起人洪志和認為,葉永鋕是性平與同運團體長期消費、炒作為性平教育未落實的犧牲者。而性平教育的實施成果,並未真正的尊重多元,他質疑:「現在大人都在吵,孩子也跟大人吵,結果他們彼此尊重了嗎?」此外,洪志和還投書本報,重申葉永鋕的死亡事件被大肆炒作為「多元性別」事件,促成《性別平等教育法》的實施。從此,「校園生活教育,重性平、輕品德」,完全忽略品格教育有無落實。

品格教育
高雄市監督不當教材家長聯盟2017年3月28日於高雄市議會開記者會,訴求「給我品格教育-要求國中、國小生活教育亂源『多元性別意識形態課綱』」全面退出校園。(圖片來源/翻攝自網路)

十二年國教課綱將在明年上路,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副研究員劉新圓指出,十二年國教「『性』有餘而『德』不足」。劉女士去年參與「十二年國教社會領域課程綱要草案」公聽會台北場,她看到許多家長對不當性平教材表達不滿,但有位家長的發言很有道理:「道德教育成功,性別平權問題也可迎刄而解。」劉新圓認為,不論是性平、人權、生命或家庭教育,真正的核心就是「愛」,如果不點出仁愛的本質,就只是在議題中盲目打轉。

葉永鋕逝世後,葉媽媽說:「我救不了我的小孩,我要救跟他一樣的小孩。」什麼樣的教育能引導學生尊重差異、不要去欺負弱小呢?是多元情慾流動嗎,是從小學三年級就開始學習如何戴保險套和指險套嗎,是動輒用「恐同症」「歧視」「霸權」去污名跟自己不同意見的人嗎?還是學習養成謙卑的態度,去尊重彼此間的差異,尊重自己和別人的身體界線呢?

「將不適齡的教材趕出校園,多點時間尋回失落多年的品格教育吧!」高雄市家長聯盟召集人洪志和的話,宛如當頭棒喝。

(撰文 / 沛特羅)

性平教育
全國家長會聯盟 2018年1月24日召開記者會,表達全國家長對於不當性平教材的不滿。 高雄市家長聯盟召集人洪志和現場示範,高雄小學三年級課堂老師如何實施保險套和指險套性愛的同志教育。(圖片來源 / 守護台灣粉絲頁)

 

在愛中竭力追求真理,重視媒體對家庭及年輕人的影響。支持風向新聞,♡ 捐款連結:

http://lovecom.org/donate

喜歡這篇新聞嗎?分享給您的朋友吧!

 

愛傳協會(02-2369-1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