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要聞

穿戴式智慧裝置 健康促進的方程式

[adrotate banner="32"]

30歲的張小姐家庭工作兩頭忙,仍不忘利用空餘時間,努力運動健身。最近開始嘗試馬拉松訓練追求心肺機能更上層樓,卻也擔心不適當的運動頻率強度漸漸造成身體的無形傷害。隨著近幾年隨身輕量科技應用的風起雲湧,張小姐在長跑奔馳中享受身心靈平衡之餘,手腕上的智慧裝置已漸漸變成健康促進的方程式。

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加護病房主治醫師王晨旭表示,隨著近年輕量穿戴式智慧裝置的逐漸盛行,更多的生理參數資訊已經使得目前的科技手錶或手環被標記上更多健康的圖騰。

現今的穿戴式智慧裝置,藉由內建的三大類感測器:一是乾式電極,直接記錄心電圖波形訊號;二是發光二極體記錄光體積變化描記圖後,間接推算心跳數、血氧濃度甚至血壓高 低及心輸出量;三是重力加速度計,記錄重力變化換算成走路步數及熱量消耗甚至睡眠翻身 次數。

坊間現在常見的穿戴式智慧裝置,依設計及使用目的,分兩大類:從兩三千元的運動型手環,到上萬餘元的醫療級手錶,百家爭鳴。網路上可以販售的穿戴裝置,多屬一般平價消費級商品,若已有良好的商譽評價及相關應用服務,足以提供消費大眾休閒運動健身的需求。

「若是希望利用穿戴裝置來監測嚴重疾病,如高血壓、心律不整、睡眠呼吸中止症等等,就應該尋求通過醫療相關認證的醫療級穿戴裝置。」王晨旭說。這類的穿戴裝置等同醫療器材,精確性準確度遠高於一般消費級器材。若能妥善利用,輔以醫師指示的藥物治療控制及定期追蹤檢查,將成為照顧大家健康的好幫手。

現今大多數的健康隨身裝置,都已伴隨了相關應用程式App的發展,除了有人因導向的舒適介面方便學習使用外,更配合著無線通訊協定將用戶的健康個資結合時間地圖等,進行更廣泛的健康提醒推廣應用。

隨著未來AI人工智慧、大數據資料庫、5G雲端服務等等科技發展,未來疾病早期發現監控、駕駛乘客行人安全、居家長照警訊提醒等等諸多創新應用,都將如雨後春筍般不斷持續精進。

(畢翠絲/台北報導)

在愛中竭力追求真理,重視媒體對家庭及年輕人的影響。支持風向新聞,♡ 捐款連結:
http://bit.ly/304eGS2

 

喜歡這篇新聞嗎?分享給您的朋友吧!

 

 

愛傳協會(02-2369-1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