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獨身媽媽透過捐精生子 逾3成兒女沒有爸爸不開心

[adrotate banner="32"]

「媽媽,為什麼我不可以有個爸爸?」一位透過人工受孕(In vitro fertilization , IVF)成為獨身母親的琳達(Linda)說,她5歲的兒子問了她這個問題。所謂獨身母親(solo mothers),就是家庭的組成只有媽媽及小孩,沒有男性伴侶。根據每日郵報報導,研究發現,成長背景沒有爸爸的孩童,約有三分之一會易有負面情緒。

擔心生理時鐘停擺 選擇獨身媽媽角色

英國劍橋大學表示,現代醫學技術相當發達,主張自主生育權(pro-choice)的女性可規劃年紀及想要的方式受孕。不過,人工受孕對子女的影響,研究卻相當少。

研究人員調查,獨身母親通常受過良好教育及一份具有挑戰性的工作,使她們沒時間選擇一個伴侶;同時她們擔心自己的生理時鐘趕不上生孕時間表,因此決定透過捐贈精子懷孕。

27%的小孩認為 沒有爸爸不開心

研究人員進一步與選擇獨身的媽媽們接觸時,多數人認為自己的孩子(約4到9歲)沒有爸爸並不影響生活,佔了39%。但其中27%的媽媽認為小孩顯著不開心,8%的媽媽認為自己的小孩常常感到負面。

其中有位獨身母親,她的7歲雙胞胎女兒告訴她:「媽,妳可以稍微出門約會,幫我們找一個爸爸嗎?」這位媽媽表示,女兒們想要父親的渴望,已不在乎他是否為親生的爸爸。

研究也顯示,51%的獨身母親「不」希望捐助者介入現在的家庭生活,而更多母親不會跟兒女提到捐贈者及爸爸的觀念,導致孩童在學校的人際關係上出現不投機的話題而遭到冷漠對待。楊百翰大學(Brigham Young University, BYU)威洛比(Brian Willoughby)教授曾在研究報告中說道:「沒有父親家庭,對男孩的影響更勝於女孩。最大的影響就是,男孩們沒有一個學習成為男性的榜樣。」

沒有爸爸的單身家庭,約有1/3孩童情緒易負面。(圖片來源:dailymail)
沒有爸爸的獨身家庭,約有1/3孩童情緒易負面。(圖片來源:dailymail)

人工受孕需求增加 超過20%女同性伴侶加入

人工受孕的需求到底有多大?根據美通社今年1月的數據顯示,每年約有150萬次的人工受孕手術,其中55%是在歐洲進行。「現在不只是無法生育的夫婦及獨身者會尋求人工受孕,它也是LGBT人士的選項之一。」根據英國生育及胚胎研究機構(HFEA)在英國,超過20%的同女性伴侶接受人工受孕手術。

家庭沒有父親的角色影響有多大呢?根據家庭結構研究網站(Family Structure Studies)隨機抽樣15,000人中,發現有父母同住的孩子在各方面都取得更好的成就。其中一位女同性伴侶的孩子羅伯就曾說:「我家沒有爸爸,老實說我不知道怎樣建立一個男性的形象。」

數據指出擁有父母的家庭,對孩童身心靈的影響。
數據指出不同成員的家庭,對孩童身心靈的影響。

最後,家庭教育信託(Family Educational Trust)發言人韋爾斯(Norman Wells)補充:「與親生父母沒有生理上關連的小孩,也會間接影響他們的心理層面。透過捐精者生下的小孩,會對自己的存在感感到疑惑。」(謝婷婷/綜合外電報導)


喜歡這篇新聞嗎?分享給您的朋友吧!

 

愛傳協會(02-2369-1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