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要聞

國中生憂早戀受傷 專家:健康關係從品格教育開始

[adrotate banner="32"]

台北市萬華區的大理高中國中部組成「校園性教育推動小組」,結合家長宣導正確的性教育觀念,舉辦相關的親子對談,鼓勵學生和家長表達對戀愛的看法。

該校的健教老師說,因為國中部學生以在地生為主,老師直言,多數家庭教養子女功能薄弱,間接導致學生高風險交友,例如網路交友的比率偏高,進而提升危險性行為的發生率,因此組成「校園性教育推動小組」,舉辦親子講座、進行相關宣導。

而根據不計名統計,多數學生贊成國中生談戀愛,大部分家長表示,不會盲目反對孩子交男女朋友,但希望孩子了解父母心情,父母都希望孩子在情感路上要學會保護自己、不要因為太早談戀愛而受傷。

老師也說,學生最渴望的性教育知識,是「能不能和一個人交往,卻不要那麼快分手」,顯見在網路交友、速食愛情氾濫的時代,學生對談戀愛很不安、很擔心分手受傷。

學校也舉辦「跟孩子談情說愛」親職講座,由大理校長、台灣性教育學會理事長高松景主講,同時進行學生、家長、導師的焦點團體訪談,了解學生對性教育的需求。

高松景日前也受邀分享台灣性教育的發展與全人性教育。他認為,應該回歸「愛、「品格」、「價值」的全人性教育。

高松景說,人類的器官中,最晚成熟的是性器官,代表對性的認識需要經過教導,認知成熟、正確後,才能做出對的行為。而親密關係的內涵則包括身體與心理。他指出,青少年是身體發展比心理發展更快,學校教育要教導的是在心理發展還沒有成熟前,要有正確的認識。

談到健康的親密關係,高松景認為,要從愛的本質,也就是「溝通」,任何健康的親密關係都在表達「愛」、「關懷」與「善意」,否則就是不負責任的性騷擾、性侵害。

他引用性學大師佛洛依德的答案提出看法:「我有性慾望,但我成為他們的主人」。他認為這就是品格教育,使人有選擇要與不要的自由。而不是現在國內部分學者錯誤的引用成「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

高松景強調,人類性學的性觀念從sex修改到sexuality,也就是全人的性,包括生理層面(性慾)、心理層面(愛情)與社會層面(婚姻)與心靈層面(人性),講求身心靈的合一。全人性教育是要發揚人性,教導為自己性行為負責的教育,是一種愛與品格的教育。〈李遊博/台北報導〉


喜歡這篇新聞嗎?分享給您的朋友吧!

 

愛傳協會(02-2369-1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