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教育要聞

家長團體盼速建立社會安全網 官員、柯P這樣說

[adrotate banner="32"]

台北市上週發生令人遺憾地內湖女童案件,全國家長會長聯盟監事長王立昇說,在家長Line的群組內已經討論過,像是社會安全網的建立,其實像政大搖搖哥強制就醫的事件,他們是有點擔心會不會侵犯到病人的權利,「一種對人身、人權上的影響。」但家長最擔心的還是孩子的安全,「包括校園外、社會上活動時的安全。」

家長們認為,對於精神患者的處置不能用單一方法,「最近社會案件上,犯案人的特質可能有躁鬱症、毒品前科,又是單身、未婚長期在家的青壯年啃老族,」家長們認為,應該將這個部分做好建檔處理,「但不一定要強制送醫,而是常常關心,」注意是否有攻擊性的異常行為,若發現了就要採取強制措施,保護鄰里小孩的安全。王立昇說,「最近家長很緊張,很擔心孩子安全,接送孩子的比例又提高,特別是小學生的家長們。」

全國家長會長聯盟對內湖女童案的7點聲明如下:

1.兇手既已抓到,並罪證確鑿,應速審速決以儆效尤。

2.立即檢討此事件發生的原因,研議可能的防範措施。

3.立即加強校園及校園附近安全巡查與維護。

4.立即加強學生的自衛安全維護教育,教導學生如何自保,並與意圖不名人士保持警戒。

5.立即建置社會安全網,對於有精神病史、暴力傾向、吸毒前科並失業在家的未婚青壯年男子建檔追蹤,由社工人員不定時關心其生活狀況及行為,及早防範。

6.加強學生的品格教育及生命教育,建立學生正向的價值觀及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避免偏激性格的養成。

7.培養學生進入社會的生存及適應能力,提供學生畢業後適性發展的機會,避免進入社會後無所適事,因生活不順而對社會充滿怨懟。

憂模仿效應

台北市長柯文哲表示,去年北投校園女童案有加強校園安全的提升,這次嫌犯想進入校園也被發現,將加強建構社會安全網,但最後一里還是要回到社區。內政部長陳威仁則說,短期將加強校園巡邏,中期則由衛生福利部加強心理衛教、高風險精神病患的鎖定與追蹤,長期則由教育部從強化家庭教育著手。教育部長吳思華表示,已經請終身教育司研擬家庭教育方案。

國內上週發生內湖女童案後,一週內發生幾起類似的社會案件,柯文哲30日在「市長與里民市政座談會」中談到,他主張用一個理性的角度去對待,有時候透過媒體的渲染以及激烈討論,他憂心出現模仿效應,所以他不想多發言,原則上還是用理性來看待這件事情。

校園安全提升

柯文哲提到,從去年北投國小殺人事件之後,北市府做了些改進,特別著重在國小校園安全方面,從電子圍籬、校警增加以及校園巡守隊的建立,目前校園安全有確實提升,所以這次歹徒一開始也有想過要進入校園,結果被發現,加上校內加強巡邏歹徒也不敢進去。

毒品查緝更嚴

他也提到自上任後,非常重視毒品查緝這一塊,以統計數字來看104年毒品查獲量都有再增加,而在這幾個月的數字發現毒品的查獲量數字有一直在掉,表示加強毒品查緝已出現效果。但他也認為,無論是毒品的處理或是校園的安全,這次兇嫌都沒有在市府建立的社會安全網裡面,這也讓大家了解到單靠政府的力量要去注意每一個人,其實是非常困難。

創造更好環境 柯:讓患者往好處去想

柯文哲表示,以前讀精神科時有看到,總人口裡面,有千分之3是思覺失調,但是因為患者處於社會和諧的環境,就算是胡思亂想,患者仍會朝向好的方面去想;反之,若處於充滿暴力、人與人之間不互信的環境,患者的精神狀況就會朝向壞的地方去想,就會產生被害想法,於是就先下手為強。

柯文哲接著提到,同樣的精神狀態,但是在不同的社會互動,所造成的破壞力也不一樣。他還是主張社區發展怎麼讓台北市可以做得更好,建構社會安全網的最後一里還是要回到社區。

柯文哲表示,昨天晚上他跟警察局邱豐光局長提到這幾天如果提高見警率,原則上將小學及幼兒園列為重點,因為警察有在巡邏,家長會比較安心。另外,柯文哲也提到創傷壓力症候群,他鼓勵心理創傷有問題的民眾可以撥打1999轉2521心理諮詢專線。

內政部:加強校園安全

陳威仁表示,將針對人潮聚集場所、大眾運輸系統等地點,加強巡邏密度、提高見警率。對於校園安全,將加強通報機制、強化周邊巡邏勤務,未來要更要強化衛生、社政、警政通報聯繫機制,對有犯罪傾向的精神異常人士,加強醫療和訪查工作。

教育部:研擬家庭教育方案

教育部長吳思華對於內湖女童命案表達震驚、痛心、譴責暴力,除了要求相關單位採取行動、加強校園安全外,也請終身教育司研擬家庭教育方案。(馮紹恩/綜合報導)


喜歡這篇文章嗎?分享給朋友吧!

隨時收到優質清新的好文章,請按讚和加入 Line 生活圈!

好友人數


若您願意支持 Kairos 風向新聞的媒體工作,請點擊我要捐款,以實際行動來贊助,讓我們可以提供更多更優質的新聞。
線上捐款


歡迎各界投稿,本網站保有刪修權,無稿酬;來信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方式。

愛傳協會(02-2369-1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