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身心靈傷害 勇敢拒絕婚前性行為

日前一名17歲少女前往婦產科就診,原是看尿道炎,經過醫師檢測才發現已經懷孕14週。幫少女看診的蘇怡寧醫師在臉書上表示:看見與自己兒子同齡的女孩聽到已經懷孕時茫然的眼神,他實在說不出「恭喜」二字。

看到這則新聞覺得很擔憂,根據統計,在台灣每年約有三千名未成年青少女懷孕生子,而且未成年生育年齡不斷下降。台灣青少女生育率高達千分之12.95,超過日本的千分之4、韓國的千分之2.8、新加坡的千分之8,台灣青少年未婚懷孕比例可說是居亞洲之冠,墮胎的人數也逐年增加,顯見青少年對於安全性行為的觀念仍十分薄弱。雖然有七到八成是兩情相悅,但有一半的男方在女方懷孕後選擇落跑,這樣的打擊不僅考驗著正值花樣年華的少女的心靈,也有可能會因此衍生出更多的社會問題。
北安扶輪社拍攝的「Give me a hand 讓愛重拾希望—美人魚微電影」,希望幫助更多徬徨的青少年/女走出困境。影片敘述十六歲的「小媮」是一個喜歡游泳的女孩,她從童年時就常跟著媽媽在海邊玩耍游泳,媽媽
少女小媮失去了親情的依賴,只好轉而向外尋找溫暖和愛;美麗是她得天獨厚的武器,靠著
影片中的小媮就像是時下許多未成年媽媽的縮影,由於一時的意亂情迷,在身心靈都未成熟的年紀,就要擔負一個即將到來的小生命。而男方不負責任的態度,不僅使她們被迫獨力面對未來的困境,孩子的教養也成為了日後必須面對的課題。
愛裡包括性,但是性不等於全部的愛,若能守貞,拒絕婚前性行為,不僅可以避免這些未知的傷害,也可以讓男女雙方更專注在彼此的互動關係上。青少年男女在交往過程中,也應該要多瞭解對方的個性及興趣,而不是把關係建立在性上面。(讀者投書/世新大學廣電系吳宜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