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南韓出現首例茲卡 專家:台灣恐難倖免

[adrotate banner="32"]

繼中國、日本之後,南韓成為東北亞第3個出現茲卡病例的國家。南韓疾病管制中心今表示,一名曾在巴西停留將近1個月的43歲男性,22日被驗出感染茲卡病毒,成為南韓首例茲卡病毒病例。目前全球茲卡疫情以中南美洲及加勒比海地區最為嚴峻,而亞洲的茲卡病例集中在東南亞等病媒蚊活躍的熱帶地區,台灣自今年初出現一境外移入病例後,並無再傳出疫情。但未來天氣將漸回暖,台灣是否能免於茲卡病毒侵襲,國內專家不敢過於樂觀。

目前茲卡病毒主要在南美洲肆虐,巴西和鄰國哥倫比亞的情況最嚴重,並蔓延至40多個國家和地區,包括美國和一些歐洲國家。東亞地區,繼2月9日中國大陸確診首例茲卡病毒感染病例,2月25日日本確診首例病例後,南韓也出現第一起病例。

22日驗出感染茲卡病毒的南韓男子,2月17日至3月11日到巴西出差,返回南韓後16日出現發燒、肌肉疼痛等症狀,隨後他去醫療機關並告知自己曾去過巴西。當時他的症狀比較輕微,19日臉部、肢體出現紅疹,肌肉疼痛加劇近日出現發燒、肌肉痛和出疹等症狀,現正接受治療中。

台灣仍難倖免

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位於溫帶地區的南韓境內埃及斑蚊少,即使該男子是境外感染,要在當地造成傳播風險相對較小。反之,台灣位於亞熱帶及熱帶,濁水溪以南病媒蚊很多,若有境外移入病例,就極容易爆發本土流行。

根據疾管署資料,感染茲卡病毒的病人,不一定都有症狀,平均只有25%的人會出現臨床症狀,也有3-12天的潛伏期。因此防疫上也有一定程度的空窗期,若民眾從疫區返國經過機場檢驗關卡,也不一定能攔截得到,因此對於台灣是否會有疫情發生,專家多半不過度樂觀。因此,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王任賢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最有效的方式還是清除病媒蚊孳生源,唯有減少其傳染媒介,才能有效防疫。

茲卡無疫苗 只能靠防蚊

茲卡病毒感染症目前無疫苗可預防,茲卡感染症典型的症狀是發燒、紅疹、關節痛、關節炎、非化膿性或充血性結膜炎等,其他常見症狀為頭痛、後眼窩痛、厭食、腹痛及噁心等,治療方式也只有症狀支持性治療。目前切實做好以下防蚊措施仍然是唯一預防方法。

  1. 戶外活動時建議使用經衛生福利部核可、含DEET的防蚊液,並依照標籤指示說明使用。
  2. 長時間戶外活動時,應穿著長袖衣褲,並可在衣服上噴灑防蚊液,增強保護效果。
  3. 至流行地區活動時,應選擇裝有紗窗或空調設備的居住場所。
  4. 清除家戶內外孳生源。
  5. 如果確診為茲卡病毒感染症,發病期間要待在蚊帳內或室內,避免被蚊子叮咬造成傳染。
  6. 建議懷孕婦女如無必要應暫緩前往疫區,若必須前往請做好防蚊措施,如穿著淺色長袖衣褲、皮膚裸露處塗抹衛福部核可的防蚊藥劑等,返國後自主健康監測,性行為時使用保險套,如有任何疑似症狀,應儘速就醫,並告知醫師旅遊史。(蒲孝如/綜合報導)

喜歡這篇文章嗎?分享給朋友吧!

隨時收到優質清新的好文章,請按讚和加入 Line 生活圈!

好友人數


若您願意支持 Kairos 風向新聞的媒體工作,請點擊我要捐款,以實際行動來贊助,讓我們可以提供更多更優質的新聞。
線上捐款


歡迎各界投稿,本網站保有刪修權,無稿酬;來信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方式。

愛傳協會(02-2369-1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