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A流、B 流還是一般感冒?該如何區別?

[adrotate banner="32"]

記者蒲孝如/綜合報導

今年台灣爆發五年以來最嚴重的流感疫情,除了疫苗接種率低,一般民眾對感冒、A型流感的知識不足也是原因之一。近日A流疫情終於趨緩了,但疾管署又宣布B型流感病例升高,目前A、B兩型病毒約占所有感染人數各半,呼籲民眾應多加防範。到底一般感冒與A流、B流該如何區分?

發燒、全身性症狀是關鍵

如下圖所示,感冒與流感最大的關鍵差異在於是否有全身性症狀與「發燒」的型態,當發現全身痠痛、連續高燒(>38℃,孩童>39℃)不退超過兩天,就可能是流感。但幼童、老人等免疫力較差者,一旦出現發上述高燒與全身性症狀,保險起見,最好即刻前往就醫以免演變成重症;若為一般感冒則不一定會發燒,症狀大多限於呼吸道,無全身性症狀。

過敏感冒流感

A型病毒變異大
這波疫情中,許多A型流感重症甚至死亡的病例是因未接種疫苗、以及大多民眾「感冒、流感傻傻分不清」,未料流感病毒如此兇猛,反應不及而延遲了就醫時間,例如上周引起全國關切的「栗巧」小妹妹,到院時已出現意識不清、持續高燒,甚至抽搐,確定是A型流感伴隨器官衰竭、低血壓、凝血功能異常。

B流腹瀉、肌肉痠痛多
A型和B型流感更不容易從症狀做區分,無論A或B型流感病毒,感染後多會出現發高燒、乾咳、喉嚨痛、鼻塞等症狀。若要嚴格區分兩者的差異,黃瑽寧醫師表示,B型流感發生腹瀉的機會比A型高,約有20%的患者會腹瀉;B型流感肌肉酸痛的比率大約佔了15%,主要以小腿肌肉最明顯;至於發燒、頭痛、咳嗽、流鼻涕等症狀,B型都與A型差不多。

B流病毒傷肌肉應多喝水
台大醫院小兒部主任黃立民於流感專家會議中提醒,近來有媽媽因小孩一早起床突然不能走路,以為是小兒麻痺,結果驗出是感染了B流。由於感染B流嚴重時可能導致肌肉發炎太嚴重,擔心引發腎臟衰竭,家長應注意多讓小孩喝水。

肺炎鏈球菌疫苗可降低B流重症機率
5歲以下小孩與65歲以上老人得到B流感之後併發重症的機率較一般人高,但是小孩的死亡率極低,老人反而比較容易有死亡個案。黃瑽寧醫師表示,若接種過肺炎鏈球菌疫苗,因B流而併發重症的機率更低。


喜歡這篇文章嗎?分享給朋友吧!

隨時收到優質清新的好文章,請按讚和加入 Line 生活圈!

好友人數


若您願意支持 Kairos 風向新聞的媒體工作,請點擊我要捐款,以實際行動來贊助,讓我們可以提供更多更優質的新聞。
線上捐款


歡迎各界投稿,本網站保有刪修權,無稿酬;來信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方式。

愛傳協會(02-2369-1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