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溪天燈乘載願望 還是生態負擔?

實習記者翁意晴/綜合報導
台灣知名觀光景點平溪以天燈聞名,每年元宵節北北基的三位市長,都齊聚平溪施放天燈,「平溪天燈節」曾被國家地理頻道評比為「世界第二大節慶嘉年華」,觀光局年年擴大宣傳吸引大量觀光客湧入。擁有如此響亮名聲的「天燈節」近來年卻備受環保團體抗議,當數以千計的天燈升上空中,燃盡降落後的天燈,是帶給當地觀光收益,還是帶給當地鳥類生態、樹林和公共安全的一次次浩劫呢?
相關環保團體亦曾指出,飛禽魚類諸如鳥、海龜、鯨魚、海豚常誤食這些人造物,導致消化道堵塞活活餓死,污染自然生態。另據新北市消防局平溪分隊統計,平均每個月都會有1、2起因天燈引發火災的報案紀錄。但因找不到天燈所有人,無從追究。

日前臉書「台客劇場」發布了一段影片,內容是導演林冠廷在天燈綁上GPS,而他所許下的願望就是「可以撿回自己的天燈垃圾」,但最後他並沒有撿到他飛進深山裡的的天燈。
影片內林冠廷說:「我看大家放天燈的時候都非常開心,每個人在天燈上寫上願望,雖然臉上笑咪咪的,他們不知道放出來的天燈,燈會變成別人的垃圾。」林冠廷也提到,環保局2015年統計收回31,890個天燈,但這個數據不包含掉進峽谷的、深山、撿不到的天燈。不禁讓人想,施放的天燈是乘載願望,還是成為生態的負擔。
昨日(6日)新北市環境保護局、觀光旅遊局及平溪區公所,號召在地商家、民間團體及志願參與民眾等約200人,選定平溪區境內5條步道共同進行淨山活動,路線包含孝子山、五分山、石筍尖、嶺腳寮至望古及千階嶺等步道。淨山結束統計共清出200個天燈,以及40包垃圾。

環保局長劉和然表示,朱立倫市長非常重視此議題,多次提到天燈在傳統文化上有其存在的價值,但仍應在環保生態和文化觀光上取得平衡,並要求市府團隊應結合地方人士研發出環保材質的天燈,並以安全為原則,訂定新北市天燈施放規則,研擬如何提高誘因,同時也嚴格要求落實回收機制。
環保局自101年起開始辦理天燈紙月月換活動,更自103年起結合當地商店作為天燈回收小站,只要民眾撿拾1張天燈紙,就可以至天燈回收小站折抵1元消費,統計至105年2月,累計回收超過44萬張天燈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