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不曬太陽、逛街當運動 美魔女走路踩空竟骨折

[adrotate banner="32"]

骨質疏鬆症屬無感疾病,高達五成患者發生骨折後才知!52歲的鐘女士保養得宜,是親友眼中的美魔女,不愛流汗曬太陽的她,平日將逛街購物當運動。這幾年她發現走路速度跟不上旁人,步伐也明顯縮小,某次逛街重心不穩踩空扭到腳,就醫發現腓骨部位已骨折,骨密度T值也測出達骨鬆標準的-2.6。

中華民國骨鬆學會理事長吳至行表示,走路是很好的有氧運動,但該患者平日僅以逛街為運動,無論強度與頻次皆無法達標。此外,患者雖然偏好清淡蔬食,但沒有攝取足夠的乳製品與海鮮肉類,導致維生素D、蛋白質等補骨的必須營養素缺乏,造成骨骼、肌力退化。

根據衛福部健保統計數字,國內女性骨折就診數較10年前攀升1.5倍之多,30歲以上女性更佔了近9成之多。吳至行醫指出,與人體骨骼、肌肉、關節健康高度相關的行動力「動齡(行動力年齡)」,在30歲過後逐年遞減。若發現與過去相比快速步行速度變慢或走路步伐距離縮短,都可能就是動齡異常的警訊,尤其女性在進入更年期後受內分泌影響,骨量流失加快,更需要提前採取預防措施。

吳至行提醒,走路速度與步距等步態變化是預測跌倒風險的重要因子,而走路速度更是民眾最容易觀察的指標之一。根據統計,60歲以後的跌倒發生率約為35-40%,跌倒除了可能造成骨折等外在傷害,更可能降低生活自理能力與生活品質。國外研究顯示,步行速度慢的老年人,骨折機率較正常步行速度者高出2.5倍、跌倒機率高出5倍、住院機會高6倍、需要他人照料的機會更高出9倍之多。

吳至行指出,30-50歲健康輕熟女性的行走速度約為1.3-1.5公尺/秒,若步行速度低於0.8公尺/秒就更需要注意是行動力下滑發出的警訊。如果民眾想測量自身「動齡」現況,最簡單的方式,就是計算穿越馬路的時間。以常見的四線道馬路為例,兩側距離約12公尺,如果需花費10秒以上才能走完,可能就有「動齡」異常的危機。

預防「動齡」危機,吳至行表示,健走會是最簡單上手的運動項目之一。過去研究顯示,走路能增加髖骨骨密度。且結合有氧與負重特性的健走運動,不僅能幫助骨密度增加,對於心肺耐力、肌肉耐力、骨質疏鬆症肌力、平衡能力都有增進效果。在飲食營養部分,則建議每日攝取2杯高鈣牛奶,以維持骨骼與關節的健康。

(畢翠絲/台北報導)

在愛中竭力追求真理,重視媒體對家庭及年輕人的影響。支持風向新聞,♡ 捐款連結:

http://lovecom.org/donate

喜歡這篇新聞嗎?分享給您的朋友吧!

好友人數

 

愛傳協會(02-2369-1336)